反证法及其在演讲、论辩中的运用

2022年10月18日17:04:26反证法及其在演讲、论辩中的运用已关闭评论

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是:

论题:A

反论题:非A

证明:“非A”假

由“非A”假推知A真(根据排中律)

请看下面一段演讲词:

各位,在社会上,抢劫犯若多了,你们的父兄就可能被抢;强奸犯多了,你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就同样受害;盗窃犯多了,你们的东西也不安全……所以,对这些罪犯打击是必要的,是应该的,作为大家,应该赞成!

这是某劳改机关一位干警对罪犯们发表的一段演说。这段演说词对于改造、教育罪犯,无疑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段演说就是一个运用反证法的间接证明。它为了证明论题“必须打击这些罪犯”,先假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不打击这些罪犯”是真的,然后以此必然推出推断“你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就同样受害,你们的东西也不安全”。我们由否定这些推断,就必然导致否定反论题。而根据排中律,否定了反论题(论题的矛盾判断),也就证明了论题的真实性。

可以把这一证明过程整理如下:

论题:必须打击这些罪犯。

反论题:不打击这些罪犯。

证明反论题假:如果不打击这些罪犯,那么,你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就同样受害,你们的东西也不安全;不能容忍你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受害,也不能让你们的东西不安全;所以,不打击这些罪犯是不行的。

根据排中律,否定了“不打击这些罪犯”这一反论题,就一定要导致肯定“必须打击这些罪犯”这一论题。

可以看出,上述反证法间接证明运用了如下推理形式:

如果非A,那么B;

非B

∴ 非非A(=A)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属于演绎推理。因此,上述反证法间接证明同时也是一个演绎证明。

1924年,叶剑英分管中央警卫团时,针对警卫团战士普遍不安心在后方工作,而愿意上前线的情绪,同警卫团战士进行了如下对话:

“中央警卫团应改名为‘钢盔团’。”叶剑英拉开嗓门说,“‘钢盔团’干什么的?是用来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全党的脑袋——党中央的,你们说对不对?”

战士们都被叶剑英这风趣的比喻逗笑了,齐声说:“对!”

“那么,人没有脑袋行不行呀?”

“不行!”大家又齐声说。

“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万个鬼子,但是没有党中央来领导抗战,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

“不能!”

这里,叶剑英先用了一个风趣而贴切的比喻,然后又运用了一个反证法间接证明,说明了极其深刻的道理,终于说服了那些不安心警卫团工作,而想上前方杀敌从而大显身手的战士。

叶剑英的反证法证明过程是:为了证明“不安心警卫团工作是错的”这一论题,先假定与“不安心警卫团工作是错的”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不安心警卫团工作,而愿意到前方杀敌是对的”为真,然后以此推出显然荒谬的推断“没有党中央来领导抗战”,然后由否定这个推断,就必然导致否定反论题。再根据排中律,否定了反论题,也就证明了论题“不安心警卫团工作是错的”的真实性。

再请看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的演讲》中的一段话: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这段话虽短,但恰是一个完整的反证法间接证明。其论题是:“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反论题是:“广大的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这里,先假定反论题为真,由此就必然推出显然荒谬的推断“世界上早没有人了”。我们由否定这一荒谬的推断,就必然导致否定反论题。再根据排中律,否定了反论题,也就证明了论题“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的真实性。

这一证明过程可整理如下:

论题: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

反论题:广大的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

证明反论题假:如果广大的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那么,世界上早没有人了;而事实上世界上不是早没人了;所以,广大的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这一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根据排中律,否定了“广大的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这一反论题,就一定要肯定“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这一论题的真实性。

显然,这一反证法间接证明也是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