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需要外交辞令:外交辞令场景三要素

2024年2月14日08:24:40什么时候需要外交辞令:外交辞令场景三要素已关闭评论

运用外交辞令的场合有三个典型特征,如图8-1所示。

什么时候需要外交辞令:外交辞令场景三要素

图8-1 外交辞令场景三要素

◆外部性是用外交辞令的前提

外部性指问答发生在各种不同“单位”之间。大到不同国家,中到不同企业,小到不同部门、不同团队之间,竞争与合作常常并存,对立与一致不断转换。因此,当相互关系以竞争、对立为主时,就构成了外部性,这说明 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边界,工作需要内外有别。

即使生活中的亲朋好友,亦有不同亲疏关系,也就是有不同程度的内外之别。

在判断关系的外部性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外部关系是多层次的

人人理解,敌对关系是应该最见外的。但不等于说外部关系都是敌对的,其实按照利益冲突的严重性,可以划分出敌对、对立、冲突、不信任、无关系等多层次。

对于有些问题而言,无敌对、无对立、无冲突、无不信任的所谓“无关系”状态也是外部性的。 如果回答者没有可以依赖的证据判断双方的关系,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不受伤害,只能处以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视同外部人。

外部关系是动态的

外部性与场合有关,与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有关。

同一问题在不同场合,可能分别是友好的或冲突的 。同样是小案例8-5中的工资难题,如果是在亲朋好友场合,亲友因为关心田彬工资的增长水平而问就是友好的,田彬还是那样的回答也是合适的。

又如,两性生活方面的某些问题,在闺蜜之间谈论属于内部性问题,可以有问有答,但在夫妻情侣之间反而变成一个外部问题,不能简单照实回答。

所以,问题是否需要“见外”,需要因“地”制宜。

同样的场合,不同的问题可以是友好的或冲突的 。在商业谈判桌上,也不是每个问题都是对立的、冲突的,也有些问题是友好的,是回答者必须据实回答的。

所以,问题是否需要“见外”,还需要因“事”制宜。

◆公开性是用外交辞令的关键

这是指问答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各种公开场合。问与答的内容,除了当事人外,还有更广泛的人知道。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有第三方在场,即为公开 

这是明显的公开场合,因为第三方所代表的公众就在问答双方旁边,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参与到了问答之中的 ,他们的惊愕表情、摇头叹息、热烈鼓掌、会意笑声等反应都会影响问答双方。

即使秘密进行的商业活动,只要有第三方在场,比如对方的主管部门,对方的兄弟企业,行业协会代表之类参与其中,也应视为公开活动。

◇有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于公开 

这是容易被忽视的公开场合,尤其是现场人数少的时候,误以为就是问答双方。其实不然,只要有合法的记录,问答的内容就是公开的,只是公开内容的时间有一定延后而已。

因此, 只要有普遍认可的记录证据,需要时这些证据可以公开,仍然要视为具有公开性的场景,需要谨慎处理 。比如一对一地用短信、微信、邮件进行商业谈判。

◇有实况传播,完全、自由地公开 

这是影响力最强的公开性,好事坏事瞬间传千里。

实况中,内容不但公开,而且场内场外、不同群体各自按照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环境去理解,回答者无法知道广大场外受众们的真实反应。

在类似这样公众数量多的场合,问题本身不一定是提问者的目标,刺探情报, 给第三方或观众某些暗示、启发才可能是真正的目的 ,回答者据实回答的话,就可能正中下怀。

因此,只要提问 同时具备外部性和公开性,回答就需要适度地掩饰实情,避免暴露工作秘密,应该采取一定程度的外交辞令式回答。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