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采樱桃谬误(隐瞒证据)?

2023年9月3日09:39:31什么是采樱桃谬误(隐瞒证据)?已关闭评论

采樱桃谬误

采樱桃谬误,也称隐瞒证据,是指像采樱桃那样专门拣好的樱桃摘,比喻有选择性地说话,只呈现美好的部分,而把不利于自己的那些话藏起来。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十分重视独立思考,但如果做决策的基础是极其有限的一点信息,那也很难保证作出合理的、正确的判断。几乎所有的结论和产品都有一些积极的、美好的特质,当对方只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信息时,就会刻意强调那些积极的特质,而隐藏那些消极的信息。

所以,无论对方给出的答案多么令人信服,给出的理由多么吸引人,我们都不能轻易相信,因为真相并不都存在于表面的信息中,我们还要去寻找那些被省略、被隐瞒的重要信息。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被忽略、被隐瞒呢?

真实的立场或价值观偏向

有些人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中庸”立场,隐藏起真实的价值观,以增加自身言语的可信度,以求达到向他人灌输某种观点的目的。在跟这样的人谈话时,我们务必要注意对方是否刻意地忽略了自己的真实立场和价值观偏向。对此,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1.不同的价值观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是否会有不同的方法?

2.从与说话者、作者的不同的价值观出发,会产生怎样的论证?

论证中所指“事实”的来源

有些人会列举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信誓旦旦地将其称之为“事实”。但是,他们在强调这些“事实”百分百可信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事实的来源。我们不能轻易地被对方“笃定”的眼神和口气征服,而是要向对方发问:

1.这些事实的来源是什么?

2.事实断言是否有出色的研究或可靠的来源支撑?

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如果对方向我们提供了“事实”的来源,是否意味着这个“事实”就是可靠的呢?未必。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寻,获得这些“事实”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的细节,一旦发现对方有刻意隐瞒的迹象,就要提高警觉,对质疑处进行深度提问。比如,当对方提到“事实”来自调查问卷,你可以询问对方:

1.有多少人参与了这份问卷调查?

2.这份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3.被调查对象发现内心所想与问卷选项不相符时,他们是否有机会说出真实想法?

对方提供的数据和表格

数据和图表经常被用来作为证据,但不是所有的数据和图表都可信,一定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遗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等,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数据包含早期或后来的数字,看起来是否有差别?

2.作者有没有故意“放大”或“缩小”数字,让差异显得更大?

所提议的行动带来的负面效果

被提倡的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潜在负面效果,这一信息至关重要却常常被人忽视。通常情况下,这些行动的提议都发生在支持者宣称自己的意见很好的语境之下,但我们不得不考虑是否存在负面效果:

1.哪些人无法从所提议的行动中受益?谁会蒙受损失?他们有何意见?

2.所提议的行动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3.所提议的行动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

4.所提议的行动是否存在潜在的长期的负面效果?

举例来说:提议建设一所新型的学校,那么针对这一行动,我们要思考的是:建设这座学校是否会破坏所占区域的环境?新学校是否会影响周边社区的放假?新学校是如何筹集资金的?如果新学校吸纳了大部分拨付给当地学校的教育经费,是否会影响到其他学校?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我们要求他人提供重要的缺失信息,但对方未必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甚至有可能根本就得不到回答。对此不必灰心沮丧,要知道几乎所有的论证过程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

Step1:尽可能地搜集和挖掘出那些缺失的重要信息,越多越好。

Step2: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通过权衡比较,作出相对更为优胜的条件性的判断,即:相对而言,在……缺失的情况下,论证A比论证B更为可靠。

如此一来,即便最终没能获得全部的信息,那也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的情况下作出的最合理的判断了。

要找出被忽略、被隐瞒的信息,除了保持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还要掌握提问的技巧。细致的提问过程能让我们更快地接近事情的真相,因而在提问时可以试着添加限定条件,将问题问得细致而具体,引导对方作出逻辑清晰、指向明确的回答。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