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不应该是聪明人”这一表述有错吗?

2022年8月21日19:24:48“苏东坡不应该是聪明人”这一表述有错吗?已关闭评论

宋代王巩的《随手杂录》一书中记载了两位古人的一段对话:

甲:“你认为苏东坡这个人怎么样?”

乙:“绝对是个聪明人。”

甲听后很不以为然,大声嚷道:“如果苏东坡是聪明人,那么上古的圣贤怎么办?苏轼有尧那么聪明吗?有舜那么聪明吗?有禹那么聪明吗?”

乙不慌不忙地回答:“也许是不如这三位那么聪明,但仍然可以是聪明人呀!”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当时是名闻全国的大才子。那么,为什么前一位古人会认为苏东坡不应该是个聪明人呢?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他没有准确地理解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一个标准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是关于对象的类,但是我们在命题中对这些类的断定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可能谈到这个类的全部元素,也可能只谈及这个类的一部分元素。比如,“所有的圣贤都是聪明人”这个命题谈到了全部圣贤,但没有涉及所有的聪明人。具体地说,它断定的是“圣贤”这个类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聪明人,但并没有就所有聪明人作出判断。因此,就这个例子所属的命题而言,“所有S是P”,谈到了主项S指称的类的全部元素,但并没有涉及谓项P指称的类的全部元素。为了体现这种区别,逻辑学引入了“周延”这个术语:如果一个命题涉及了某个词项所指称的类的全部元素,则称该词项在这个命题中是周延的。或者换一种说法,词项的周延性就是对直言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的断定情况:断定了全部外延就是“周延”的;没有断定全部外延就是“不周延”的。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考察以下四种标准直言命题,看看其中的词项哪些周延,哪些不周延:

首先是全称肯定命题(SAP)。其一般表达形式为“所有S都是P”,主项S在命题中周延,谓项P不周延。

其次是全称否定命题(SEP)。其一般表达形式为“所有S都不是P”,其中断定了任何一个主项S都不是谓项P,即整个S的类都被排除在P的类之外,因此主项S是周延的;同时,既然整个S的类都被排除在P的类之外,那么整个P的类也就同时被排除在S的类之外了,因此谓项P也是周延的。这样一来,在SEP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是周延的。

第三是特称肯定命题(SIP)。其一般表达形式为“有的S是P”,其中既没有对所有S进行断定,也没有对所有P进行断定,因此,在SIP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是不周延的。

最后是特称否定命题(SOP)。其一般表达形式为“有的S不是P”。说某个事物被排除在一个类之外,也就相当于谈到了这个类的全部元素,就像一个人被排除在某个群体之外,就等于说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不接纳这个人。因此,特称否定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却是周延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称直言命题中,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其主项都是周延的;在特称直言命题中,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其主项都是不周延的;在肯定直言命题中,无论是全称还是特称,其谓项都是不周延的;在否定直言命题中,无论是全称还是特称,其谓项都是周延的。

让我们回到开始的对话。那位古人是根据“尧、舜、禹等圣贤是聪明人”这样一个特称肯定命题而得出“苏东坡不应该是个聪明人”这一结论的。然而,特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是不周延的,这就意味着“尧、舜、禹等圣贤是聪明人”这个命题并没有对“聪明人”这个概念的所有外延作出断定,也就没有排除苏东坡也是聪明人的可能性。因此,正如另一个古人所反驳的那样,尽管苏东坡可能不如尧、舜、禹聪明,但是他仍然可以是聪明人。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