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朴素辩证法(自发辩证法)?

2023年9月1日16:28:54什么是朴素辩证法(自发辩证法)?已关闭评论

朴素辩证法也被称为自发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形态,产生于古代奴隶社会。

在古代奴隶社会的许多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和希腊等国,许多思想家提出了闪光的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并使辩证法思想得以丰富和发展。

朴素辩证法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为著名代表。列宁认为,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唯心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谈到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时说:“这里我们发现了新大陆,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不被我采纳到我的逻辑学中。”

赫拉克利特,是当时代表奴隶主利益的进步思想家。他从直观出发,把世界比作一团“活火”,说它按一定规律燃烧着,按一定规律熄灭着。他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著名观点,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就像奔腾不息的河水那样,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因此,他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水是不停地流动变化的,这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是这样的流水,下一次踏入这一条河流时,遇到的已经是新的流水了。

那么,万物为什么会流动变化呢?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存在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他指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两个对立面,如生和死,梦和醒,老和少,冷和热,干和湿,好和坏,白天和黑夜,疾病和健康等。对立双方是相互统一的,又是相互斗争的。正是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他特别强调对立面斗争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另外,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有关于辩证法的丰富思想,如老子曾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五行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有两个突出的先进性的特点:

一是认为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永恒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二是看到了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并把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看作事物发展的动力。但是,朴素辩证法毕竟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它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对世界的描述是笼统的、概括的、粗略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