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的有效性
一个推理是演绎有效的,当且仅当,不可能结论为假而前提都真。
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完全的判定。如果一个推理的证据支持度是100%,即前提为真而结论不可能为假,那么,这种证据支持关系就称为演绎的关系。
(1)演绎逻辑可视为是关于检验有效性和无效性的逻辑分支
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是用有效性来评价的,对演绎推理的评价要么是有效的,要么是无效的。从这个意义上,演绎推理可以定义为关于评价推理有效性和无效性的方法的逻辑分支。
①一个有效推理的本质特征是:必然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为真。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必然”一词。在一个有效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即,一个有效推理具有这样的特征:不可能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定义中的条件(如果……则……)。它并不是说,一个有效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事实上是真的,而是,该定义断定了,必然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为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推理是有效的,则假设其前提为真时,其结论也必定为真。
例如:大学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老王是大学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所以,老王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②一个无效推理的本质特征是:当其前提都为真时,结论不必然为真。
换句话说,即使假设前提为真时结论仍然可能是假的。
例如:姜昆是相声演员,姜昆是曲艺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是曲艺演员。
(2)前提、结论与演绎有效性的关系
在有效的和无效的推理中,真的和假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许多可能的组合。其对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我们得出假结论时,就面临至少有两种可能:可能是前提本身出了错,也可能是推理过程出了错。如果推理形式是有效的,而推理得出了假结论,那么,由结论为假我们可以逆推出至少一个前提为假的。
例:所有的牛都是哺乳动物。蜗牛是牛,所以,蜗牛都是哺乳动物。
上述推理的小前提和结论都为假,但推理形式有效。
如果一个推理形式是无效的,那么,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从真前提可能推出真结论,但也可能推出假结论;从假前提可能推出真结论,也可能推出假结论。
因此,考察一个推理形式是否有效,不是看它是否碰巧得出了真结论,而是看它是否能够保证得出真结论。
有效性的评价
演绎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它与前提或结论本身的真假是无关的:只要保证假定前提为真,结论就一定为真,则该推理有效;至于前提如果为假,则结论的真假就无法保证了。
(1)准确理解有效性
检查一个演绎推理的主要任务是看它是否有效,即这个推理的方式有没有可能从真前提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这个推理就是有效的。
如果把逻辑有效的推理形式比喻为一台完全可靠的计算机,若输入正确的数据,它必然输出正确的结论。若输入错误的数据,那么这台可靠的计算机就不能保证会输出什么样的结论: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对的。
(2)判定推理有效性的步骤
第一步,识别推理中的支陈述,并用大写字母标明。
第二步,抽象出推理形式,运用字母代替语言陈述。
第三步,识别任何出现的典型形式,并评价有效性。
最终的判别标准是,如果我们在推理过程中严格遵循了演绎推理所要求的推理规则,这个演绎推理就是有效的;如果没有满足这个条件,这个推理就是无效的。
(3)推理有效性的检查:寻找反例
检查有效性不能靠有限次数的真前提和真结论来检验,它是检查真前提是否导致假结论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能证明,一个演绎推理即使在前提为真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得到不止一个结果,那么,这就等于证明了这个演绎推理是无效的。
所有爬行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所有鳄鱼都是脊椎动物。
所以,所有鳄鱼是爬行动物。
这里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但是,按照这样的“推理形式”,我们只要有真的前提,就会有真的结论出来吗?人们可以构造同样的推理模式产生的反例。
所有爬行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所有鸟类都是脊椎动物。
所以,所有鸟类是爬行动物。
我们构造的推理和原来的推理是具有相同的推理形式,但是一个推出真结论,一个推出假结论。这表明,这个推理不能保证前提为真结论就为真,因此它是无效的。
可见,反驳一个无效推理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归谬:构造一个类似的推理,有真的前提,却有假的结论,由此证明它不是一个有效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