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的假设又叫预设,一般来说,就是在思考某个问题时,说话之前预先做出了假设,它是隐藏在语句背后而没有明确表示出来的一种判断方式。比如“请闭上眼睛”,那么隐藏在语句背后的判断就是“眼睛是睁开的”。对这种命令式语句而言,语言的假设正是该句所要求的行为能够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假设不成立,即预设为假,那么该句所要求的行为是无法实施的。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位夫人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就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仔细地给她做了检查,然后针对她的一些生活饮食习惯,要求做出改变。
医生对这位夫人说:“夫人,如果你把烟戒掉,你的身体不久就会康复的。”
夫人回答说:“可是,我从来都不吸烟啊,医生,我们家人也都不吸烟。”
医生又说:“哦,那就是了,不要再喝酒了,对身体不好。”
“可是,我也不喝酒啊!”夫人说道。
医生抬起头来,继续说:“那就少喝点茶和咖啡吧,过量饮用这些也会对心脏不好的。”
夫人回答道:“可是,我只喜欢喝白开水,从不喝茶,也不喝
咖啡。”
医生停顿了一下,问道:“那么,你喜欢吃薯片吗?”
“是的,我非常喜欢,每天都要吃薯片。”夫人兴奋地答道。
“哦,那就不要再吃薯片了,它对你的健康不利。”医生说完开始下诊断书了。
上面这个故事中,医生的建议一次次被病人否定,这是因为在给出每条建议之前,医生都提高预设了一个虚假的假定情况。他预先假设这位夫人是抽烟的,所以让这位夫人戒烟,可是这位夫人并不吸烟,因此医生的第一建议就没有任何作用。接着,医生假设了第二种情况:这位夫人生病之前是喝酒的。于是他给出了第二条建议:不要再喝酒了。可是没想到,这位夫人也不喝酒,这对于医生预设的假设情况又相违背。于是医生假设第三种情况:既不吸烟也不喝酒,那一定喜欢喝茶和咖啡吧。可是没曾想,这位夫人也没有这个习惯,于是第三次假设也不成立。吸取了前三次的教训,第四次,医生先了解了情况,得到了夫人爱吃薯片的肯定回答,最后才提出建议。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位夫人不爱吃薯片,医生肯定又得假设其他情况。面对这样的医生,有多少人会真正选择他的建议呢?前面三种预先的修订,必然会让人对这个医生的专业水平提出质疑。
那么,怎么避免类似的错误呢?假设的语句应该如何预设呢?
当我们在预设语句时,总会由某个词语触发,或者是源于假设时的某个词语,这些词语被称为“预设触发语”,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些预设触发语的类型。
1.事实性动词。如“我很后悔昨天没有带雨伞,身上全都淋湿了。”这个句子中的触发性词语为动词“后悔”,为此我们可以预设:“昨天下雨了,可是我没有带伞。”
2.隐含性动词。如“他出门时忘记带钥匙了”,其中的“忘记”就是触发性词语,有“该做某事”和“实际没做”两层意思,我们可以如此预设:“他出门时应该把钥匙带上。”
3.判断性动词。如“领导批评他上班期间喝酒”,触发性词语为“批评”,我们可以预设:“他上班时间喝酒了。”
4.限定摹状词。“摹状词”,指描述事物某些特征的词,“限定”,既指称某个确定对象,这类词语称为“限定摹状词”。比如“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事”“中国第一个进入NBA的球星”“《伊豆的舞女》的作者”“张学良的父亲”等。这些限定摹状词也可以触发预设。
5.表示反复的词语。如“今天,小张的工作又出现了失误”,这个“又”即是触发性词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小张工作曾经出现过失误。”
6.反事实条件句。如“如果封建统治没有结束……”,我们可以预设为“封建统治已经结束”;“如果徐志摩没有写出《再别康桥》……”,我们预设为“徐志摩写了《再别康桥》”。
需要注意的是,预设是可以消除的。也就是说,如果带有某一预设的句子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可以导致原有的预设消失。
例如:考试考差了,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去郊游的时间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不是星期三,不是星期四,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和星期天。事实上,你们这次考得这么差,我不会带你们去郊游。”
在上面这段话中,之前的每句话都有一句预设,即“我们去郊游”,但这个预设被最后一句话给否定了,所以预设也就不成立了。
虽然预设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消除,但在平常的语言交际中,我们还是要注意不要被语句的预设引出我们隐藏的秘密。
老公发了奖金,悄悄留下1000元当作零花钱,其余的全部上交老婆大人。他一时心痒,买了一个价格不菲的打火机。第二天,他拿出点烟时被老婆看见了,问:“这个打火机真漂亮,多少钱?”
老公得意地说:“400元。”
老婆问:“谁给你买的?”
老公道:“我自己买的。”
老婆又问:“你哪里来的钱?看来我把零花钱给你拿多了。”
老公急忙道:“不是零花钱买的,是用我的奖金买的。”
老公发了奖金,本来是想悄悄留下1000元的,可是不小心被预设“出卖”了。
所以,在我们面对假设逻辑的时候,如果逻辑性不强,就很容易思维混乱,掉进逻辑的旋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