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套逻辑等于循环逻辑
如果在一个论述中,后者本意是为前者做论证,可事实上后者与前者一样是一个有待论证的命题,并且两个命题前件与后件互相替换,构成一环套一环的循环模式,即所谓的“循环论证”。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的那句“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的座右铭,从套套逻辑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一陈述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两个命题都需要证明,但却把彼此互为证明的基础。
在逻辑学上这是违背了逻辑规律的第四条“充足理由律”的结果,它的错误本质在于:思维缺乏论证性,它的错误形式往往表现为:用自身证明自身。
在生活中像这种循环论证的例子俯拾即是,如下图所示。
A与A',B与B'所说的内容就为循环论证。
从这些例子中很容易看出,循环论证陈述本身缺乏实质性内容,对于需要回答的问题,尽管理直气壮永远正确,但却毫无用处可言,说了等于没说。
除此之外,还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里的逻辑是上述套套逻辑的延伸。
就如同“四足动物有四只脚”这句话,怎么可能会错呢?句子内的后半部分重述了前半部分的意思,这句话的一般性确实厉害,但内容究竟说了些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说。这种一环套一环的论证形式显然不是在说理,不过在诡辩中倒是大有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