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认为去“心中贼”比去“山中贼”更难?

2023年11月5日10:38:05王阳明为什么认为去“心中贼”比去“山中贼”更难?已关闭评论

王阳明,就是王守仁,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亲迁家至山阴(绍兴),后来结庐于距山阴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都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是明代最有影响的理学家之一,也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王阳明青年时期热心骑射,留意兵法,泛滥词章,出入释老。28岁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迁兵部。34岁时,抗疏反对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为此受廷杖四十,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驿。在贵州,王阳明经过“动心忍性”的刻苦磨练,终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这标志着其心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史称“龙场悟道”。这一年,他37岁。正德十四年(1519年),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在蓄谋多年之后,发动叛乱,以10万大军,自江西东下南京。当时正在江西的王阳明立即起兵讨伐,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运用智谋,率兵于35天内,三战而生擒朱宸濠,将这场震动朝野的大叛乱彻底平定。他因此受命兼巡抚江西,后以大功升南京兵部尚书,封为新建伯。晚年奉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两广,平息了广西少数民族暴动,功成病归,死于江西南安。王阳明一生所创造的事功业绩,在宋明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王阳明一生军功卓著,但是他却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也就是说,相较于平定山野贼人的叛乱和暴动,使内心不受蒙蔽和污染要难得多,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思想中最重要的便是“心”的概念,“心”也就是人的良知。他认为山中贼不过是外在于吾心的对象,可以通过精心的计划和持之以恒的手段加以平定,但是心中贼就难对付得多了。王阳明直承孟子,认为人心皆善,然而一旦人受到蒙蔽不知反省,就会失去本心。要恢复和保持光明的本心,就应当时时警醒,刻刻慎独,破除心中之贼,切不可松懈。这个要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十分严格的,但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德性光辉。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