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为什么认为“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

2023年11月5日09:44:28朱熹为什么认为“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已关闭评论

朱熹,字元晦,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因出生于福建尤溪,又长期在崇安、建阳讲学,故后世也将朱子学派称为“闽学”。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朱熹资信方正,一生安贫乐道。虽身历四朝,但“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他主要在地方任职,没有接近权力中枢,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然而他非常关心国事,心寄天下,听闻时政有阙失就面露不豫。他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乐,涉猎范围广泛,遍及经史子集。其用一生心血加以注释的“四书”,在宋以后成为高于“五经”的经典,更成为后来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他以二程思想为基础,充分吸收北宋其他理学家的思想资源,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理学体系。在北宋儒家学者中,张载重视气,但忽视理;二程重视理,但忽视气。朱熹认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理、气两方面共同构成的。一切事、物、器都是由理与气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则。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中国人都认为天地万物是禀气而生的,个人的气禀不同则性命不同。那么,为什么气禀之生物会成为如此这般的样子呢?这是因为它产生之前就已经为某种规则(理)所规定了。进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理与气孰先孰后?举个现代的例子,是先有飞机之理呢,还是先有飞机?朱熹认为,虽然在现实世界中或就事实上的先后来说,理和气是不能分离的,天下任何事物都是由理、气两方面结合而成的,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但从本源上说便不同了。朱熹曾回答他的学生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也就是说,从逻辑上的先后来看,理是先于气存在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