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答非所问的诡辩?

2023年9月2日21:21:07什么是答非所问的诡辩?已关闭评论

答非所问

在一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有些话不方便直接回答,但又不能失礼,就可以用答非所问的方式避免尴尬,即:回答问题时,有意或无意地回答不相关的问题。

美国前总统里根访问中国期间,曾到复旦大学参观,并参加了学生见面会。当时,有个大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期间,是否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总统?”面对这一问题,里根是这样说的:“我在大学学的是经济学,我还是一个球迷,当时美国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要失业,所以我只想找个工作,于是就做了体育新闻广播员……”

面对不好回答的问题,或是在不适合直接回答的公众场合中,可以用答非所问的方式回避尴尬。但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谈论问题和讲道理的第一原则是就事论事,答非所问从逻辑学上来讲,属于一种语言诡辩。所以,不排除有时它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甲说:“这碗面真难吃。”对于这样的评价,诡辩者会怎样回应呢?

——“隔壁家的面更难吃!”

——“有本事你自己做一碗好吃的!”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是来捣乱的吗?”

——“嫌难吃就别吃,回你自己家吃去!”

——“面馆的老板是一个残疾人,很不容易的。”

在回应甲的评价时,上述所有的回答没有做到“回到问题本身”“就事论事”,没有针对“这碗面究竟是好吃还是难吃”来进行讨论,纯属答非所问。

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不遵守同一律,就没办法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更不可能达成共识。同一律还要求,在反驳和批评他人的观点时,不能歪曲他人的观点,故意将其荒谬化。若是不能如实地、正确地理解和转述他人的观点,狂批乱打,那就是不讲道理了。

在日常琐事或无关利益的小问题上,面对诡辩者的答非所问,没必要费尽心力去追究,知道对方在玩什么把戏就行了。但在一些重要的、关键的问题上,却不能听之任之,要警惕对方是否故意转移话题。为了减少答非所问的状况发生,我们在提问时也要谨慎:

Step1:利用5W+1H,确定问题的方向

什么是答非所问的诡辩?

5W+1H可以确定问题的方向:如果你想询问“那是什么”,就要用“What”,而不能用其他的疑问词;如果你想问“方式”,就要用“How”,而不是其他的疑问词。总之,想知道什么内容,就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疑问词来提问。

Step2:着重强调问题的目的

想问哪方面的问题,就要选择恰当的疑问词,以避免问题与自己的意向不一致,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如果你想询问“时间”,就要把提问的重点放在“When”上;想询问“是什么”,就要着重强调“What”,这样才能让问题更具目的性。只有明确强调问题的目的,才能避免回答者“答非所问”或是“故意诡辩”,从而得到想要的答案。

Step3:一句话只问一个问题方向

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应当有侧重点。一个提问最好只有一个疑问因素,一句话只问一个问题方向,让回答者清楚地知道,你到底想了解什么,从而给出准确的回应。如果一个问句包含太多方向的疑问词,回答者很难了解你到底想要知道什么,或是故意避重就轻。

让每一个提问清晰明确,一问一答才能相对应,既不会偏题,又能少费口舌。

面对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或者在不适合直接回答的场合,可以用答非所问的方式巧妙回避尴尬。但要注意的是,在该说真话或需要直接表达意见时,如若有人故意转移话题、避而不答,那就是赤裸裸的诡辩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