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某车间小组长和工人小王的一段对话:
组长:“小王,不能只知道休息,不知道工作啊!”
小王:“请问组长,这里的‘知道’是不是懂得的意思?”
组长:“是呀,你问这个干嘛?”
小王:“那就好了,你说我只懂得休息,不懂得工作,这话自相矛盾啊!”
组长:“何以见得?”
小王:“列宁说:不懂得休息的,就不懂得工作。你说我不懂得工作,这就必然得出我也不懂得休息的结论。可是,你又说我只知道休息,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组长:“你这是狡辩!”
小王之所以是在狡辩,因为他使用了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错误形式:
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
我不懂得工作,
所以我不懂得休息。
在条件推演中,不能使用由肯定条件命题后件而得出肯定前件的结论。因为,一个真实的条件命题前件真则后件必真,后件假则前件必假,但后件真前件却不一定真。比如,“如果人被砍头,就必定会死”,某人没有死,就必定是没被砍头;但某人死了,是不是就被砍头了呢?不一定,也许是出于其他原因,比如癌症、脑溢血、新冠肺炎等等。因而,肯定后件式推论是荒谬的。然而, 诡辩者却常常故意使用由肯定某个条件命题的后件从而得出肯定其前件结论的错误形式来为其谬论辩护,这就是肯定后件式诡辩 。
这种诡辩形式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从语言形式来说,有时会将某个前提省略掉,我们必须注意辨析。比如:
一家乡村旅店的门上挂着一块敬告旅客的牌子,上面写着:
“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这是无可置疑的。如果在这里您还不能入睡的话,那么您准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旅店牌子使用的推论方式是:
若是做了亏心事,就不能安然入睡;
你不能安然入睡,
所以你做了亏心事。
这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形式,因而是荒谬的。又如:
甲:“这个大米质量不好,煮的稀饭不够黏。”
乙:“胶水黏,你怎么不去喝胶水?”
乙使用的推论方式实际是:
如果大米质量好,煮的稀饭就黏;胶水黏,所以,胶水是质量好的大米(即你去喝胶水)。
这也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形式,是荒谬的。
肯定后件式诡辩术的破斥:揭露诡辩者违反条件推理的规则,使用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错误形式。也可使用仿拟推论,模仿对方的推论形式推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结论 。比如:
“你的推论是荒谬的,就如同:小猪有一对眼睛,你也有一对眼睛,所以你是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