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由于宇宙世界中物质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可分为直接与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本质和非本质联系、主要和次要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现实和可能联系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组成错综复杂的联系网。不同的联系对物质的存在、变化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
直接联系是指物质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不通过中间环节而发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间接联系则是通过中间环节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显得比较曲折和迂回。间接联系可以是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隔较近的,只经过一两个中间环节的联系,也可以是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隔较大,经过许多中间环节的联系。一般来说,直接联系影响着物质变化、发展的趋势和进程,因而是较为重要的联系;而间接联系对物质变化、发展影响不如直接联系那样显著和及时,只有先通过影响中间环节才能对物质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发生作用,因而是较为次要的联系。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情况下,间接联系也是很重要的。
物质、事物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在直接联系中两种相互联系的物质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外,其中一方也可以是双方都要与它们周围的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它们可以是直接联系的双方也可以是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既可以是某种间接联系的媒介,也可以是另一种直接联系的一方,它是形成联系的重要因素。每个物质都以他物为中间环节与别的事物发生间接联系,而每个事物又都是其他物质发生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由于作为中间环节的物质和直接联系的事物的多种多样,也就形成了联系的多样性。
随着世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和不断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日趋密切,日趋复杂多样。现代自然科学揭示,宇宙世界在诞生形成之初,物质宇宙世界并没有像目前这样的繁琐;特别是意识生命产生之前,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虽然多种多样,也相当复杂;但没有受人所支配的社会物质的影响,自然物质联系将根据各自的变化,由无规律性运动、发展到有规律性运动,从而使地球太阳系产生。地球上自然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发展也是在各种各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中发生。从简单的几种化学元素运动、变化发生衰变、裂变、聚变发展到现在的 112 种元素(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有待自然科学进一步揭示证实)都有其中的直接联系作用和间接联系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生产还没有社会化,各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不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各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相互依赖对方的作用,才能保证各自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运行。一个生产单位、一个社会化的社会物质往往同几十个、几百个社会单位、部门和数十种自然物质发生着联系,使联系呈现复杂多样性。
从世界物质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中可以看到,一个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要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的作用,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谓条件就是指与某一物质相联系的,对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任何一个物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运动、变化、发展。任何具体联系总要依赖于条件;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各因素之间联系的相互矛盾才能发生着同一性或斗争性的相互转化。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条件,世界物质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
条件是具体的、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具体全面地分析不同的条件,对揭示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直到解决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客观实践中不顾条件匆忙行事是蛮干,离开条件去思考是空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承认条件,按客观条件办事。当然,条件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如在不具备某种条件时,人们可以发挥创造意识的积极作用,创造条件或改变条件。但创造和改变条件,必须从现有的条件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主观创造要符合客观存在,才能创造和改变有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