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拈连
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连用于本来不适用于该词语的后一事物。前一事物称为本体,后一事物称拈体,把两个事物拈连起来的词称为拈词。拈词多为动词,也有形容词、名词等词类的。拈词和本体的组合关系是合乎常规的,而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是超越常规的,即一种变异。本体、拈词和拈体必须全部出现。拈连在古代诗文中也常见到。例如:
①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以上四句诗是中国诗史上的名句,历代广为传诵。其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即运用了拈连手法。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在今江西万安县赣江,是一处水流湍急的险滩。人们乘船渡过此地时惊恐万分,所以又称“惶恐滩”。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经过这里。“零丁洋”是文天祥被俘后押解路过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拈用两个地名中的“惶恐”和“零丁”,表现了深沉的忧虑惶悚,和孤立无援的叹息。
②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纪事本末·岳飞规复中原》)
此例借助于“撼”的拈用,将“撼山”与“撼岳家军”比较,做出了一“易”一“难”的结论,表现了“岳家军”不可动摇的威武气概。
二、拈连的类型
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常见的有:
(一)主谓拈连。主谓拈连即拈体和拈词是主谓结构。例如:
① 桂芬慢慢地坐到炕沿上,“他活着!”这些天来,她第一次恍悟到他活着,他学的这些技术也活着,他那个倔强的性格也活着,这才是一个人最主要的东西。(茹志鹃《离不开你》)
这一段是写大庆女工刘桂芬的丈夫因工伤失去双臂,刘非常难过,可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未来鼓舞她振作了起来。“他活着”,“他”,本体;“活着”,拈词。“他学的这些技术(拈体)也活着(拈词)”、“他那个倔强的性格(拈体)也活着(拈词)”,都是主谓结构,为主谓拈连。
② 人穷志不穷(民谚)
“人”,本体;“穷”,拈词。“志(拈体)不穷(拈词,否定形式)”,主谓结构,为主谓拈连。
(二)述宾拈连。述宾拈连即拈词和拈体是述宾结构。例如:
①手拿针线灯下坐,为我熬夜缝军衣,线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部队歌谣选·情意缝进我心里》)
“缝在军衣上”,“缝(在)”,拈词;“军衣上”,本体。“缝(进)(拈词)我心里(拈体)”,述宾结构,为述宾拈连。(说明:此例为歌谣,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作以上的分析。严格说来,“缝在军衣上”是述补结构,“缝”述语,“在军衣上”是由介词结构充当的补语。)
②落榜不落志(标题 《北京晚报》)
这篇报道讲的是有的参加高考但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并没有因此消沉,对生活仍然充满信心。“落榜”,落,拈词性语素;榜(本体)。“不落”(拈词,否定形式)志(拈体),述宾结构,为述宾拈连。
三、拈连的修辞作用
(一)拈连通过拈词和拈体的超常规组合,常常别出新意,有的还寓含哲理,能引起人们的联想、感悟。例如:
① 她神情自若,文静地凝视着迷茫的北岸。她早就听说,在遥远的北方,古老的北京城,有一座绿瓦覆盖的大楼,到那里去可以学得深奥的医术。老师和同学们都夸她生得一双巧手,怂恿她这样做。在那时,对一个少女来说,真是一种勇敢的抉择。她所依据的是一条稚气的信念:既然男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有自己的职业、家庭、爱人和孩子……这些,女人也应拥有。妇女不能永远做别人的附庸!小木船在江心吱吱哑哑地摇呵摇,年轻姑娘的天真理想也在眼前摇呀摇,她想得太美了。(理由《她有多少孩子——记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小木船在江心吱吱哑哑地摇呵摇,年轻姑娘的天真理想也在眼前摇呀摇”,作者富有诗意的笔触,借助于“摇呵(呀)摇”,顺势把写景和“年轻姑娘”的内心活动联系了起来。人们仿佛感受到了她思绪万千,心潮荡漾,她在想自己的理想、追求,男女的社会平等,妇女的自尊、自强。作品拈连修辞手段的运用,向人们展现了姑娘内心深藏的美的未来。
②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散文借助于“酿(造)”的拈连运用,文字由写实,进一步升华,提出了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判断,加上那深情的赞美——“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不能不使人有所触动,有所领悟。
(二)拈词和本体、拈体分别组合成的两项,彼此相互映衬,思想感情显得更深切。例如:
① 他连平日的根本信念也动摇了,深觉当初以为惟有这一条路是值得走的,其实只是浮泛的认识;这一条路荆棘充塞,并不亚于其他的路。于是不但两手空空,心头也空空了。(叶圣陶《抗争》)
小说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府长期拖欠薪水,教师们无法生存。郭先生竭力主张联合起来同政府抗争,但是由于当局实行高压和分化瓦解的策略,罢教未能实现,而郭先生却被免职。“(不但)两手空空,心头也空空了”,借助于拈词“空空”的拈连,借助于本体对拈体的衬托,郭先生内心的失落和迷惘得到了更有力的表现。
② 亲爱的爸爸,十一年了,我不知在默默中给您写了多少封信,我既不能让人知道,又没有可投之处,可我却不停地写,不停地写……写在纸上的我不得不一封封毁掉,可写在心上的却铭刻得越来越深。(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
“写在纸上的我不得不一封封毁掉,可写在心上的却铭刻得越来越深”,借助于拈词“写”的拈连,使“写在纸上的”和“写在心上的”相互比照,作者痛苦、愤怒的情感显得更深沉。
(三)用于和本体组合的拈词,由于拈用于不合常规的拈体,具有嘲讽的效果。例如:
① 大观园违反规定供奉香火香客拜“假佛”公园拜金钱(标题 《人民日报》)
对“佛”用“拜”表现了香客的虔诚,标题将拈词“拜”,拈用于“金钱”,无情地嘲弄了“公园”的贪婪。
② 他“捞”到了一副手铐(标题 《工人日报》)
报道讲的是四川省阆中棉纺织厂党委副书记杨光辉。他心想:现在要是不抓紧捞一把,将来就没有机会了,于是进行贪污等罪恶活动;终于事发,被判处五年徒刑。标题拈用报道中“捞一把”的“捞”,与拈体构成“‘捞’到了一副手铐”,把罪恶的梦想和最终的结果联系到一起,具有强烈的讥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