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谬误是什么意思?谬误的种类?

2024年12月19日15:43:43逻辑谬误是什么意思?谬误的种类?已关闭评论

谬误的种类

谬误的种类很多,根据谬误的不同特点可以将谬误归为不同的类型。关于谬误类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有学者将其分为语义谬误、语形谬误和语用谬误;归纳谬误和演绎谬误,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

语义谬误、语形谬误和语用谬误

此种划分是根据逻辑符号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分类的。具体按谬误产生于符号运用的语义、语形和语用三方面而对其进行的分类。

语义谬误包括语词的歧义谬误和语句的歧义谬误等。语义谬误产生于对符号的运用过程中,是由于表达式的意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各种谬误,在一个句子中出现的同一个词表达意思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谓的语形谬误是指符号的运用过程中,产生于符号之间关系方面的谬误,是由于推理形式的错误而导致的谬误。

而语用谬误是同语言的使用者和语境密切关联的一种谬误,产生于符号与解释者之间关系的谬误。

归纳谬误和演绎谬误

这是按谬误产生的推理的不同对谬误进行的分类。人们在观察、实验、调查和统计过程中收集经验材料;在分析、综合、概括、类比和探索事物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等过程中产生的谬误称之为归纳的谬误。像观察谬误、机械类比都属于此种谬误。

演绎谬误是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运用演绎推理的各种形式和手段时,不遵循相应的规律所导致的种种谬误。它出现在演绎的过程之中。

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

“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这是按照其是否违背推理形式的逻辑规则来进行的分类。

所谓“形式谬误”,是演绎上的谬误,在逻辑上推理和论证是无效的,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而产生的错误。

1.不当否定后件式

不当否定后件式是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通过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如果p则q,非p,所以,非q。例如:张三谋杀了李四,则他是一个恶人;张三没有谋杀李四,所以他不是一个恶人。这个推理显而易见是不能成立的,在这个事件的推理中,谋杀行为可以使某人成为恶人,但是一个人之所以为恶人有许多其他可以成立的条件,作恶的形式也自然是多种多样,因此“张三没有谋杀李四”并不能确定其不是恶人。

2.肯定后件式

肯定后件式是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通过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如果p则q,q,所以,p。例如:如果宋青是个书虫,那么他会经常读书;宋青经常读书,所以宋青肯定是一个书虫。这显然也是无效的推理,宋青经常读书可能是因为他是编辑,这是他的工作,这并不能说明他一定就是热爱读书的书虫。

3.条件颠倒式

条件颠倒式是任意地调换假言推理的前后件。如果p则q,所以如果q则p。例如:如果x是正偶数,则x是自然数,所以,如果x是自然数,则x是正偶数。从数学常识来判断,不言自明。

4.不正确逆否式

如果p则q,所以,如果非p则非q。例如:如果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就会大丰收。所以,如果不是风调雨顺粮食就不会大丰收。这也是不成立的,除了风调雨顺可以使粮食丰收之外,灌溉、施肥等也可能使粮食获得大丰收。

5.不当排斥

不当排斥是在相容的选言判断中通过肯定部分选言来否定另一部分。或者p或者q;p,所以,非q。例如:康熙或者是皇帝或者是清朝人,康熙是雄才伟略的皇帝,所以,康熙不是清朝人。

6.中项不周延

例如:有些医生是强盗,有些强盗是政客,所以,有些医生是政客。

7.大项不当周延

一个三段论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例如:鸽子是鸟类,乌鸦不是鸽子,所以,乌鸦不是鸟类。

8.小项不当周延

一个三段论中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例如:所有新纳粹分子都是激进主义者,所有激进主义者都是恐怖分子,所以,所有恐怖分子都是新纳粹分子。

9.强否定

强否定是从对一个联言判断的否定到对每个联言肢的否定。例如:并非李明既会武术,又会舞蹈,所以李明既不会武术,也不会舞蹈。

10.弱否定

弱否定是从对一个选言的否定推出至少否定一个选言肢。例如:并非小张或者喜欢钓鱼,或者喜欢打牌,所以小张或者不喜欢钓鱼,或者不喜欢打牌。

11.无效换位

在此种情况下换位推理应当是限量的,如果不限量,则成为无效换位。例如:所有的诗人都是作家,所以所有的作家都是诗人。

12.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是从一个全体判断的假,推出一个全体判断的真。例如:并非所有的女孩都喜欢漂亮衣服,所以所有的女孩都不喜欢漂亮衣服。

13.差等误推

差等误推是根据一个全称的判断的假,推出一个特殊称谓判断的假。例如: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所以并非有的病毒是有害的。

所谓的非形式谬误是与形式谬误相对而言的。概括地说,非形式谬误是指一种不确定的推理与论证,是由于推理过程中语言的歧义性或者前提对结论的不相关性或不充分性造成谬误的产生,而非它具有无效的推理形式。它是依据语言、心理的因素从前提得出的,并且这种推出关系是不成立的。

非形式谬误又包括:歧义性谬误、关联性谬误、论据不足谬误。在非形式谬误的这三种种类中又细分为多种谬误形式,比如歧义性谬误中的概念混淆、构型歧义、错置重音、分举合举。

歧义性谬误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流时,用语言表达我们自身的观点和思想的过程中,所用语言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就是在某一确定的语言环境下,使自身运用的语言所使用的概念、判断的确定性丧失,而产生的种种谬误。关联性谬误是指那些论据包含的信息看起来与论题的确立有关但真实上却是无关的,由此而引起的种种谬误。一般地说,关联性谬误都与语言和心理有关,但在逻辑上无关,是与语言心理为相关前提而产生的。它多数利用语言表达感情的功能,以语言激发起人们心理上的同情、怜悯、恐惧或敌意等,致使人们接受某一论题。

在非形式谬误中,论据不足谬误也是一大谬误种类。它是由于论据不够充分所导致的论题不成立的错误论证。它也分为很多种,包括以偏概全谬误、以全概偏谬误、以先后为因果谬误、因果倒置谬误、虚假原因谬误等多种谬误种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