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视作一个整体,称作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个事物称作元素。小学数学中集合的表示法一般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有时也用封闭曲线(文氏图)来直观地表示。在事物分类、元素关系的描述中,小学教材许多内容都用集合图来表示,例如:三角形的分类以及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见下图。
集合思想是数学抽象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核心是一一对应思想。小学数学只渗透集合的理念和事物关系的本质认识,不涉及集合的符号、概念和运算。在数的拓展、几何图形的关联等方面,运用集合思想,可以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形成结构。
在集合思想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小学数学中的集合思想仅是集合思想的初始,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直观进行,不要任意加深学习要求,可以在分类、总复习等学习阶段综合运用。第二,应该正确理解有关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小学数学中经常进行两个数的比较大小,但是两个集合之间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只有当集合A和集合B,它们有完全相同元素时,称集合A和集合B相等。第三,在渗透集合思想的同时,要结合有限和无限、一一对应、相交和隶属等概念,为引进集合学运算符号作铺垫。
案例,班级中有40名学生,语文优秀的21人,数学优秀的20人,两门功课都获优秀的10人,求班级中没有获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长方形表示:全班共40人。
A 圈:语文获得优秀的学生。
B 圈:数学获得优秀的学生。
C (重叠部分):语文数学都获得优秀的学生。
D (圈外):未获得优秀的学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题的数量关系是:总人数-获优人数=未获优人数;获优人数=语文获优秀人数+数学获优人数-语文数学都获优人数。算式是:40-[(20+21)-10]=9(人)。
集合思想只关注事物的本质联系,特别是事物联系中有重叠现象出现时,集合图示是非常直观的,在解题中使用集合图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集合图作为集合思想的一种工具,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发展性学习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