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思维?

2023年11月12日14:38:14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思维?已关闭评论

不完全归纳思维指考察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然后得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

例如,2004 年我们知道北京的房价涨得很高,上海的房价涨得很高,广州的房价涨得很高,武汉的房价涨得很高,西安的房价涨得很高,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因此,我们得出全国房价都涨得很高的结论。这就是不完全归纳思维的运用实例。

根据前提考察的范围以及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方式,不完全归纳思维可分为简单枚举思维、典型归纳思维、统计归纳思维和科学归纳思维四种。

简单枚举思维:

指以日常的经验为根据,通过考察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过相反的情况,然后得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

例 2.54:

张某参加上海非凡进修学院MBA考前辅导班最终通过了入学初试;

李某参加上海非凡进修学院MBA考前辅导班最终通过了入学初试;

王某参加上海非凡进修学院MBA考前辅导班最终通过了入学初试;

……

张某、李某、王某是参加上海非凡进修学院MBA考前辅导班的部分学员,所以,所有参加上海非凡进修学院MBA考前辅导班的学员都最终通过了入学初试。

这就是一个简单枚举思维的运用,它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

S1 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S2 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S3 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

Sn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个体,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

所以,所有的S都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从上面的逻辑形式,我们可以看出:简单枚举法具有操作简易的特点,但同时具有或然性特点,因为其结论断定的范围超过了其前提断定的范围,结论是对前提的一种扩大和预测。

典型归纳思维:

指通过考察某类事物的典型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然后得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例如,“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和“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典型归纳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再如,深秋来临之际,张某带 5 岁的儿子张明出外游玩,张明看到天空中一只大雁从北方向南方飞去,并且他没有看到大雁从南方向北方飞去的现象,因此,他得出所有的大雁开始南迁的结论。这就是典型归纳思维的运用实例。它的逻辑形式是:

S1 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S1 是S的典型代表,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

所以,所有的S都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统计归纳思维:

指通过考察一类事物的样本,如果这个样本中一定比例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该类事物总体中有相同比例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例如,2005 年全国MBA入学考试中,关于报名人数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的比例,经过对典型对象上海财经大学的情况调查,我们知道其MBA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的比例为 95%,然后我们得出结论:全国MBA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的比例是 95%。这就是统计归纳思维的一个运用案例。它的逻辑形式是:

某类事物的样本中有百分之几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所以,该类事物中有百分之几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P属性。

科学归纳思维:

指通过考察一类事物的部分个体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注意到事物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结论的思维。例如,人们观察多年后发现,在华北平原夏季有个现象是“东风有雨,西风旱”,最初人们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刮东风时就经常会下雨,刮西风时就经常会干旱?后来,人们探求东风、西风和下雨、干旱之间的因果联系,最终知道是因为东风来自于海洋,带有水分,而西风来自于内陆,没有水分。这就是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运用实例。相比较而言,在这四种不完全归纳思维中,科学归纳思维方法更可靠。那么,科学归纳思维是如何考察事物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呢?这在下一部分“因果思维”中将得到说明。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