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是指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是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者理论体系。通俗来讲,就是从一些大家公认的前提出发,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后,最后却得出了不能接受的结论。罗素悖论就是最经典的悖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理发师悖论等。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一时兴起,在他理发店门外的墙上挂上这样一幅宣传海报:“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确实,这位理发师门前前来理发的客人络绎不绝。可是有一天,他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头发变长了,他本能地拿起剪子准备给自己理发。可是他突然想起自己店外挂的宣传海报,拿剪刀的手愣在空中。如果他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给自己理发的人”,这样他就不该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他就要给自己理发。
理发师悖论与罗素悖论是等价的:如果把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集合,那么这个集合的元素就被定义为这个人理发的对象。那么根据这个推理,理发师海报上所宣称的,他的元素都是城里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的那些集合,并且城里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的集合都属于他。那么问题就在于,他是否能给自己理发呢?这样的话,根据理发师悖论就得到了罗素悖论。
我们再来看一些其他的例子。
古希腊著名的传奇诗人艾普蒙尼迪斯,曾经提出一个闻名中外的悖论:“所有的科莱特人都是说谎者。”问题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就是一个科莱特人,那么,他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属实呢?
我们来推理一下他说的话:如果诚实的人是指从不说谎话的人,那么诚实者总是说真话,说谎的人总是说谎言。那么,“所有的科莱特人都是说谎者”这个结论从逻辑上来说,是自相矛盾的,是错误的。如果艾普蒙尼迪斯是个说谎的人,那么他的这句话就是错的,也就是说科莱特人不是说谎者,他也是科莱特人,所以他也不是说谎者,那就违背了“所有的科莱特人都是说谎者”的观点;如果艾普蒙尼迪斯是个诚实的人,那么他的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可是他是科莱特人,所以也一定是个说谎的人。无论怎样推理,都是互相矛盾的,都逃不出悖论的怪圈。
在上面所说的罗素悖论中,包含着集合的基本概念、概括原则以及一些基本的推理原则。在不断推理后,最后推出了一个矛盾。在一个悖论中,错误的结论既可以是一个矛盾,也可以是一个已经被证明的错误结论。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些例子:
例1 我正在说谎。
在上面这个句子中,如果假定我说的是真话,那么“我正在说谎”就不成立;如果我确实正在说谎,那么我说的就不是谎话。
例2 这句话是假的。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从字面意思来说,这句话就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按照字面意思,其实这句话是真的。
例3 一位母亲带着小孩在河边洗衣服,一条鳄鱼游上岸抢走了小孩子。母亲悲痛万分,哀求鳄鱼放过她的孩子。鳄鱼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对了,我就不吃你的孩子。那么,问题是: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母亲低头思考了一会,说:“你是想要吃掉我的孩子的。”鳄鱼哈哈大笑,说:“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可以吃掉你的孩子。”这位母亲立刻反驳道:“不,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吃掉了我的孩子,就表示我说对了,你该把孩子还给我。”鳄鱼愣住了,把孩子还给了母亲。
这是古希腊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上面这个悖论中,母亲的话让鳄鱼左右为难。如果把孩子交给这位母亲,母亲的话就是错的,它就可以吃掉孩子;可是如果它吃掉孩子,却又证明了母亲说的话是对的。母亲利用这一悖论,成功地救回了自己的孩子。鳄鱼悖论与说谎者悖论都是一种否定性的“自我关联”,从而造成自相矛盾。
例4 古希腊有一个国王,有一次要处死一批囚徒。囚徒们被押到刑场,痛哭流涕。看到这样的情景,国王突然产生一个念头,他对囚徒们说:“我让你们自己挑选一种死法,要么被砍头,要么被绞死。你们可以随意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你们就被绞死;如果是假话,你们就被砍头。”这时,一名囚犯站出来对国王说:“你要砍我们的头。”国王听了左右为难,最后只得挥挥手,这批囚犯幸运地逃过一劫。
在这个故事中,这名聪明的囚犯就利用了悖论使自己和其他囚犯得以获救。我们来看看:国王说真话被绞死,假话被砍头。囚犯说“你要砍我们的头”,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他就说的是真话,这样的话就该被绞死;如果他说的是假话,假话就应该被砍头,那这样的话,他的话就又变成了真话。国王既不能判他被绞死,又不能砍他的头,只得放人。
为了保持思维的一致性,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消除悖论,但生活中有经常出现悖论的情况。悖论总是在不断地启发着人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罗素悖论这样严格的理论悖论,就需要认真推理,从中找出导致悖论的原因,才能避免陷入悖论的怪圈,出现逻辑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