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在自然界,有日月山河、虫鱼鸟兽、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在人类社会,有商品货币、生产消费、国家民族、战争和平等;在人的精神领域,有感觉表象、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等。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客体,也是我们思维的对象。概念就是这些思维对象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任何思维对象都有各自的性质,如形状、质地、颜色、动作,以及好坏、美丑、善恶等等。对象与对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相等、相邻、竞争、互助等等。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对象的属性有的是特有属性,有的是非特有属性。所谓特有属性,就是只为该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就是通过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如两足直立行走、无毛、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等是人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的特有属性,而五官、四肢、有内脏和血液循环等则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我们称为非特有属性。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反映对象的。
在对象的特有属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一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本质属性是对对象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而非本质属性则是对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我们再以人为例,“两足、无毛”就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概念对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是有不同层次的。最初形成的概念是浅层次的,浅层次的概念总是先反映对象的非本质的特有属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称为初级概念。进一步形成的深层次概念才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称为科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与其他的思维形式——判断、推理是有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概念就无法形成判断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概念又是判断、推理的结晶,人们通过判断、推理获得新的认识,又会形成新的较深刻的概念。因此,普通逻辑十分重视概念的研究,研究概念为进一步研究判断、推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概念和语词
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概念离不开语词。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的形成和存在必须依赖语词,概念的表达也必须靠语词来实现,脱离语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概念和语词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语词是用来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一组笔画或一组声音,只是一组符号,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语词具有民族性,而概念没有民族性,它具有全人类性。
第二,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实词都表达概念,如“河”“推”“光荣”“她”“五”“公斤”,等等;词与词构成的短语也表达概念,如“一条大河”“用力推”“光荣的岗位”“她的母亲”“五公斤”,等等;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如“的”“啊”“呢”,等等。
第三,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如在汉语中,“太阳”与“日”,“医生”与“大夫”,“西红柿”与“番茄”,等等。其中每一组语词都是同义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第四,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例如:“大家”这个词,在“大家的事大家办”中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在“大家闺秀”中指“世家望族”,在“书法大家”中指“著名的专家”。这种现象在语言里,就是一词多义,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
总之,概念和语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做到概念明确、用词恰当、避免思维混乱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