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视角?什么是非我视角?

2023年9月1日07:56:36什么是自我视角?什么是非我视角?已关闭评论

2.非我视角

非我视角就是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站在“城”外,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新意。

唐朝诗人捷星写了一首七绝《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黄莺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

作者不是直接写我对故居的依恋,而是物我易位,用拟人的手法,写柳条、藤蔓、黄莺无限痴情,对我难分难舍,语言天真,诗趣盎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要问:“你们听懂了吗?”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这样问:“我讲清楚了吗?”含义就不同了,暗含着教师对自己讲课情况的反思。

“你们听明白了吗”责任在学生,“我讲清楚了吗”责任在教师。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一句之差,却差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

2011年5月重庆市提出了城市新口号:“重庆,非去不可”,这不仅是旅游的广告语,也是城市营销的主题语。重庆师大罗滋柏教授说,它表达了重庆的特色,有悬念,能引起好奇心,还有潜台词。比如,有非看不可的景点,非泡不可的温泉,非吃不可的火锅。“非去不可”这四个字还把重庆人天生的自信、豪迈、霸气、耿直的性情表现得饱满痛快。更巧妙的是,“非去不可”采用的是非我视角。让我们比较一下“非来不可”与“非去不可”。“非来不可”站在自我立场上,有一点强迫的意味,感觉不舒服,容易引起反感。而“非去不可”可理解成第三方的声音,可以是一个外地人想去重庆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外地人到过重庆之后的脱口而出的评价,通常不会让人反感。

“非我视角”在人际沟通上,往往出奇制胜。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版工人、校对呢?”“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机智地从求职者的视角转换到用人者的视角,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为自己赢得了工作。

“非我视角”是打破“自我视角”的结果。“非我视角”亦包括四个层次:非个人自我,非团体自我,非民族自我,非人类自我。

其一,只有破除个人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为同样具有某种合理性。

《左传》载,有个地方官叫子罕,为官清廉。有一天,有个人执意要把自己的宝玉献给子罕,子罕不要。献玉人说:“玉石工匠都认为这是宝玉,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郑重地回答说:“我把不贪当做宝,你把玉石当做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咱俩都失去了自己的宝,不如咱俩都保有自己的宝。”

子罕语言简明,逻辑推理令人折服,他用委婉的语言打破献玉人的“自我视角”,从而让献玉人理解自己辞玉的做法。“子罕辞玉”遂成千古佳话。

1993年,南非著名新闻摄影家卡特为了真实再现战乱中的乡村景象,赶到一个叫伊阿德的村庄。他发现了一个瘦弱的黑人小女孩。因为饥饿,小女孩已经无力行走。卡特在一棵大树旁选好角度准备拍照。这时,空中飞来一只鹰,凶狠阴险地觊觎着孩子,仿佛随时要扑上去撕裂她。卡特连忙按动快门,拍下了这幕令人揪心的场景。

一年后,这张照片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当卡特登上领奖台时,他的耳边却响起了人们严厉的质问:那个小女孩呢?面对可怜的她,你怎能置之不理?于是,艺术的荣誉感瞬间被内心的愧疚击得粉碎。卡特重新来到伊阿德村,在当地遍寻女孩未果,便在那棵大树下自杀了,年仅33岁。

我们可以欣赏自然,欣赏艺术,欣赏情感,唯独不能欣赏别人的苦难。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破除自我,应该拥有起码的怜悯之心。

以《罗马假日》一举成名的奥黛丽·赫本凭借清新、可爱的形象受到全球影迷的一致爱戴,并被人称为是“优雅的同义词,天使的化身”。她曾向那些希望拥有美丽的人提出以下建议:

如果你想红唇诱人,请说善意的话;

如果你想明眸善睐,请看别人的优点;

如果你想身材苗条,请与人分享食物;

如果你想秀发飘飘,请让孩子每天用手指梳理一次;

如果你想仪态优雅,走路时要时刻想着:

你不是一个人,有一群朋友在关心着你。

五个排比句,优雅的语言,一如赫本优雅的举止。赫本的美,正在于她超越“自我”,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心他人。

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上海清口”周立波,面对观众口口声声说:

你们一定要像容忍你们领导一样容忍我的无知。我的意思并不代表领导就一定无知,但无知的基本都是领导。这句话是不对的!领导怎么可能无知呢?领导这叫大智若愚!

但表演前,周立波总不忘“滑头”地加上一句,为自己“开脱”,“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的观点,与周立波本人无关”。

在此,能说、敢说、会说的周立波巧妙地将“自我视我角”转化为“非我视角”。

视角的巧妙转换,也见于“集美家具”广告。

“集美家具”曾在北京电视台做过广告,其广告语经过了三次改变。

广告是由多次扮演皇帝的张铁林做的。

第一次的广告语是:“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朕信得过!”那个“朕”字,喊得脆响!

第二次的广告语是:“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我信得过。”

后来,该广告再度变化,“我”字不用了,直接说成:“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信得过!”

应当说,该广告前后两次的“改版”与“瘦身”非常恰当、得体,堪称经典。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广告语由“朕信得过”到“信得过”的变化。

“朕信得过”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有厌恶感;“我信得过”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所有人都信得过;而“信得过”这个省略了主语的句子,它的主语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还可以是其他所有人。这就等于向世人宣称:“集美家具”不仅“我”信得过,而且“你”也信得过,天下所有的消费者都信得过!

在某些场合,在某些时候,破除“自我视角”,未尝不符合自身的利益。且看短文《心灵的选择》:

有个登山者,在山中遇到暴风雪,因而迷了路,这场暴风雪是他始料未及的,他的御寒装备不足,他明白如果不尽快找到避寒处,就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不敢停歇下来,但即便如此,他的四肢还是被冻得麻木了。他抬着越来越沉重的双腿,非常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脚踢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低头仔细看看,居然是一个人。原来这不幸的人已经快冻僵了,倒在地上,不能动弹。登山者停了下来,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抉择:是继续赶路拯救自己,还是留下来设法拯救这个生命垂危的陌路人?短短一瞬间,他就下定了决心:只见他毅然地在那个垂危者身边跪下,甩掉手套,开始按摩他的双手双腿。没过多久,那人的血脉就流通了,而登山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也不期然暖透了自己的双手乃至身心。最后,这两个人互相搀扶着,终于走出了风雪肆虐的大山……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如是说。那个登山者在生死抉择时,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后,决定救那个风雪冻僵的人。这一选择,令人赞赏。

其实,救人也是自救。正是登山者在拯救他人的同时,无意中也拯救了自己,当我们把视角从自我转移到他人时,往往是双赢,是携手走向成功。

其二,只有破除团体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充分理解另一个团体的人们的观点和行为也具有合理性。教师应体谅学生的抱怨,学生也应理解教师的苦衷;医生应体谅病人的烦躁,病人也应体谅医生的繁忙;如此等等。当然,人文关怀、人际沟通交流更是教师和医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在教育上,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水,也互为鹅卵石的。不过,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之水让学生日臻完美,而没有意识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在洗涤、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事业也日臻完美。”

我们经常在医院看到这样一幕,焦虑的母亲按住又哭又闹的病孩,而站在一旁的护士说:“你的儿子又哭又闹,叫我怎么注射呀?”

但在重庆儿童医院却迥然不同。《重庆晚报》对此作了报道。普外科病房,周德凯医生给一个病孩说:“小朋友,你恢复得很好,这个玻璃管里的东西到了你身体以后,你就可以放心地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这个病房没有哭闹声。周医生懂得,亲切的语言,沟通的分量可以逼近任何一次药物治疗。

周医生说,很多时候,对于病人,一个有医德的医生比医术高超,但缺乏人文关怀,不懂得沟通的医生更重要。

周医生举了个临床最简单的道理来解释自己的这份感悟。对于一个癌症晚期患者来说,“你的病已到了肝癌晚期,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为百分之七八十”“你最多还能活3个月”,这些话犹如法院下达的死刑判决。而同样的情况,如果用“很遗憾,你的病情已到了肝癌晚期,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有20%的希望能战胜病魔,不要轻易放弃”“好好活,你还有3个月时间可以享受生活。如果好好享受它的话,以后的日子还会更长”来诠释,对于已经被疾病宣判死刑的患者生命而言,很有可能达到完全不可想象的效力。

其三,只有破除民族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充分理解别的民族的观点和行为同样具有合理性。地球文明像蓝色的海洋,每个民族都是一支河流,都对这个海洋有所贡献,并且最终都要汇入海洋之中。我们所说的“国际惯例”,并不只是哪个民族的惯例,而是整个地球文明的产物。在当前“和平与发展”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要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采用“全球视角”。

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了气候会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认识到,这是为数不多的拯救人类的机会。如果继续当今的状况,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全球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的物种灭绝,淡水资源流失,农作物减产,雾霾频发,疾病肆虐,造成新的冰河期等。这将是所有民族、所有国家的灾难。

因此,可以说,哥本哈根会议的意义,不是一个简单的气候会议,而是全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开始,低碳生活方式开始走进我们每个人,走进每个国家。

其四,只有破除人类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应该从“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转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向自然界开战”,转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既要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开发、利用自然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应尊重生态平衡规律,给予自然界以足够的生息、更新和再生的机会。否则,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征服,大自然都会以加倍的惩罚来报复。捕蛙则害虫繁衍,捉蛇则老鼠横行;捕食猴、果子狸,冠状病毒则实现了从动物到人体的迁徙;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围湖垦田,造成洪水泛滥;草原过载放牧,沙尘暴则横行肆虐;无节制地使用燃煤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雾霾将如影随形。而滥用、污染水资源的后果,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人类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泻千里的排比句,告诫人类:毁坏环境的恶果无异于自杀。我们经常说“发展是硬道理”,可是,还有比发展更硬的道理,那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

由此可见,破除“人类自我”,也符合人类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为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们拟了下列作文材料:

一位曾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是回忆起在英国的生活细节。他住在三楼,临睡前,他把眼镜放在临窗的书桌上,没有关窗:伴着漫天眨眼的星星而眠,多么惬意。威尔士的清晨真是清晨,来得早,空气也格外清新,洁净。他醒来时,窗外早有鸟儿在啁啾,还有金色的阳光撒在书桌上。

咦,奇怪!眼镜怎么不见了?

上班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英国导师,导师不以为意地笑了:“一定是让鸟儿衔去做巢了,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此材料可立意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可以将威尔士的清新空气与北京的雾霾对比;如果回顾英国如何治理雾霾和水污染,将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