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三个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2022年9月4日17:55:33比喻的三个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已关闭评论

由于结构方式的不同,比喻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个: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借喻(以乙代甲)。

一、明喻

这种类型的结构方式是本体和喻体、喻词同时出现。常用“像”、“似”、“如”、“仿佛”、“犹如”、“如同”等喻词,有时候后面出现“……似的”、“……一样”等词语与之相呼应。如:

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钱钟书《围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孙犁《荷花淀》)

第一个例句没有与喻词相呼应的词语,只是构成“像……”格式。这个比喻不是比一样固定的事物,而是在比一样变化着的事物。苏小姐的脸红,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需要找一个扩展的比喻,这里用“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很是贴切,应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比喻。第二个例句将微风送来的荷花荷叶的“缕缕清香”比喻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用“似的”与前面的“仿佛”结合成“仿佛……似的”的格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极富感染力。第二个例子也是如此,将她们驶船比喻为“织布穿梭缝衣透针”,用“一般”与前面的“像”结合成“像……一般”的格式,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她们驶船的熟练,很有形象性。

二、暗喻

又称之为“隐喻”,是一种不太明显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在句中,只是喻词和明喻不同,一般使用“是”、“成”、“成为”、“当作”、“等于”、“变成”等等,也有用破折号来代替喻词的。如:

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2.你这个死老汉!现在的事情你难道还看不清楚吗?莫非说整天和浆糊打交道,你自己也变成了一摊糊涂浆子?

(王蒙《说客盈门》)

暗喻不用“像”、“仿佛”一类的词语,它的结构以本体+是+喻体为主。这类比喻,形式上是判断句,但它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是”或破折号等,只是起喻词的作用,而不起判断的作用。因此,比起明喻来,暗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更为紧密,也就增加了强调的意味。

三、借喻

借喻较之暗喻更进一层,既不是甲是乙,也不是甲似乙,而是以乙替代甲。换句话说,就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说出喻体的一种比喻,这种比喻的结构方式是单借喻体来打比方,所以称之为借喻。如:

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个例句是用喻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来比喻如果不坚决彻底地消灭敌人,就会被敌人所伤害。只出现喻体,本体却没有说出来,也没有喻词,所以属于借喻的形式。

再比如:

有一些作品,内容思想都很好。但是,语言文字却砂石很多,我们读起来,就正像吃上等的白米饭却咀嚼到砂子一样,就正像吃没有下盐的上等的肴馔一样。

(秦牧《上味》)

我们可以由以上两例看出,借喻中虽然只是出现喻体,但本体所指的事物是明确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尤其显著,以至喻体可以替代本体,只是从借喻的作用来看,仍然是为了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