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2022年9月4日17:54:26比喻的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已关闭评论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用同甲事物本质不同而又相似的乙事物作比,来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其中,本体(甲事物)、喻体(乙事物)、喻词,构成比喻的三要素。

如: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

(陶铸《松树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所要说明的甲事物,即思想的对象,是本体;“松树”是用来作比的乙事物,是喻体;“像……一样”则是联系本体和喻体,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喻词。本体可隐可显,喻词也是可有可无,但喻体是必须要出现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这里的“胡越”喻远,“肝胆”喻近。意思是说,本体和喻体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因为他们之间在某些方面有了相似点,才能合起来,这才构成了比喻。

比喻的作用有二: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从而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浅显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化未知为已知,变深奥为浅显,助人认识事物,深入理解,明白道理。刘向曾以梁王与惠施的故事来予以说明: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施对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因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

(刘向《说苑》)

说“弹之状如弹”这种“未谕”的语言,使人难以对“弹之状何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说“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就可以使人“可知矣”。由此可见,比喻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描绘,可以使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具体,从而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

脓——这在我们有医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是一大群阵亡勇士的遗骸。我们的白血球是我们的“身体”这座共和国的国防战士。凡有外敌侵入,他们便去吞食它,待吞食过多时卒至于丢命,于是便成为脓。

(郭沫若《痈》)

通过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脓的产生及其本质,即使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看了也可一目了然。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