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范式转换历史

2023年11月8日07:59:37物理学的范式转换历史已关闭评论

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古希腊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二世纪时,总结了前人在400年间观测的成果,写成《至大论》一书,提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这个学说一直为人们所接受,流传了1400多年。

托勒密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坐镇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在内)都围绕地球运转。但是,人们在观测中,发现天体的运行有一种忽前忽后、时快时慢的现象。为了解释忽前忽后的现象,托勒密说,环绕地球作均衡运动的,并不是天体本身,而是天体运动的圆轮中心。他把环绕地球的圆轮叫作“均轮”,较小的圆轮叫作“本轮”。为了解释时快时慢的现象,他又在主要的“本轮”之外,增加一些辅助的“本轮”,还采用了“虚轮”的说法,这样就可以使“本轮”中心的不均衡的运动,从“虚轮”的中心看来仿佛是“均衡”的。托勒密就这样对古代的观测资料作出了很精妙的解释。

在以后的许多世纪里,大量的观测资料累积起来了,只用托勒密的“本轮”不足以解释天体的运行,这就需要增添数量越来越多的“本轮”。后代的学者致力于这种“修补”工作,使托勒密的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每个行星需要不止一个本轮,总数达80个以上的“轮上轮”,并且还要引入“偏心点”和“偏心等距点”等复杂概念。这就使它缺少简洁性,而简洁性正是科学家们所追求的。对天文学的研究也就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哥白尼在23岁时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khos,公元前310年-前230年)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2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在逻辑上是从一个主观臆测的前提到一个真实前提的转变。从一个主观臆测的前提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在宗教的支持下,这个结论只能不断地修修补补,直到不堪重负。而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出发,则可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日心说”的测算和预测都能做到非常精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