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从现象学出发创建了存在主义哲学,他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学说。萨特认为,人生来并没有固定的本质,也没有人性上所谓的各种规定性;人是一种主观性和超越性的存在,他总是要在生活中进行各种抉择、展开人生的各种行动,最后才形成自己的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因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甚至于不作抉择也是一种选择,也是自由的体现。以自由为基础,萨特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人道主义。
这种人道主义把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当作人的思想、行动乃至人类生活的一切出发点,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把自己推向将来的存在,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存在。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依据他的主观性在世界舞台上表演,那么这样的存在者将如何面对别人呢?因为人总是要在社会中生活的,而社会是由不同的人以及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所构成的,所以萨特的主观哲学就不得不回答人与人交往的问题。换句话说,当每个自由的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按照萨特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立场出发来看待他人的,总是把自己当成主体,把他人当成自己的对象;在我把他人视作对象的时候,他人也把我视作了对象,因此个人自由总是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各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尊重别人的自由无非是一句空话,所以他在剧本《间隔》里借剧中人物之口提出了“他人即地狱”这一观点。
不难看出,萨特的这种哲学尽管有其合理性,但是带有明显的唯我论色彩,与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伦理主张有很大的区别。晚期的萨特修改了这个极端的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制约,着重研究了建立在“匮乏”基础上的群体的特点和辩证法。实际上,对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就是对克服主体性哲学的一个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