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与“心学”的创立

2022年8月21日20:14:40陆九渊与“心学”的创立已关闭评论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人,他因讲学于贵溪象山,自称象山居士,因而人们称他为象山先生。

陆九渊出身地主家庭,从小对宇宙及儒家经典感兴趣。据记载,陆九渊在少年时就不满意程颐的言论,在十几岁的读书笔记上写下“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象山全集·卷三十六》)这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走向。陆九渊也述而不作,以讲学表达他的思想,因他善于辩论与即席阐发义理,吸引了很多学生。陆九渊曾受当时另一儒家学者吕祖谦的邀请与朱熹及其他学者在当时的信州铅山鹅湖寺讨论学术异同,他作了一首诗:“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干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鹅湖和教授兄韵》)在这首诗里,他把自己的思想称之为简易工夫,把朱熹的思想称为支离事业,这个说法引发了激烈辩论。历史上把这场著名的辩论称为“鹅湖之会”。

陆九渊继承孟子的思想,阐发了“本心”的观念。他认为,人的道德属性是先天的存在于人的,而并不是来自外在于人的天理。他的这个思想来自孟子的“良知良能”以及仁义内在观点。他说: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与曾宅之》)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与赵监》)

“本心”是继续发挥孟子的思想,即人所具有的仁义的根源在于人的先天的善心。在当时理学流行的思想环境中,陆九渊并不否认“理”的存在,但是他认为“理”也是人所固有的,就在人心中,因而他提出“心即理”的思想,他说: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又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又曰:君子士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又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

陆九渊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理”,但这“理”不像“理学”家所说的在天地万物之上,而是在人“心”中,并且这种“心”是人人所具有的,天生的,不学而能,不学而知的。同时,“理”只是一个“理”,“心”只有一个“心”,是超越时空的,所以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语录下》)

这样看来,陆九渊所说的人之本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心,是普遍的人人相同的人心,而不是形下具体的每个人不同的心。这种心是根源性的,因而是“体”。理学家的“体”是性,心学家的“体”是心,这是“性体”与“心体”的来源。

陆九渊认为,万物之“理”都在“心”中,只要“发明本心”,便可穷万物之“理”,所以他反对通过广泛阅读经典向外“格物”去获得“理”,他自己也不著述以给人减轻负担,他甚至认为“六经皆我注脚”,只有先立本心,万物之“理”自然通达。他说:

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语录下》)

陆九渊的思想性格继承了中国文化重体悟的思想方式传统,其“心学”的思想方法是“先立乎其大者”,这种方法不同于理学的“格物穷理”。虽然陆九渊的思想方法能够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但这种方法也具有禅宗方法的倾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陆九渊的思想虽然简易,但因难以形成丰富而具体的思想理论,也就具有朱熹所批评的“空疏”特点。正是这个特点,使得陆九渊虽然在当时成为学者尊重和认同的思想家,但对社会的影响却不大,反倒是朱熹的思想逐渐成为官方和社会认同的思想理论。宋代的“心学”也没有太大发展,直到二百多年后的明朝王守仁,才重新兴盛起来,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