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有什么美学价值?

2022年8月20日16:01:49《声无哀乐论》有什么美学价值?已关闭评论

《声无哀乐论》有什么美学价值?

魏晋以前,讨论音乐的《礼记·乐记》、荀况的《乐论》大多议及音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特别讨论音乐是什么,即音乐自身的规定性,被冯友兰称为“中国美学史上讲音乐的第一篇文章”。它究竟有什么美学价值呢?

首先,嵇康注重了音乐的形式美。他在《声无哀乐论》中说:“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也就是说乐音的连续运动形成了音乐的旋律。进而指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也就是强调乐音和谐是本身具有的特征,而与听者及听者的哀乐没有直接的关联。

其次,嵇康认为音乐能够感动人,但只是“躁静”之应而非“哀乐”之情。他说:“和声之感人心,亦犹醖酒之发人性也。酒以甘苦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其见欢戚为声发,而谓声有哀乐,犹不可见喜怒为酒使,而谓酒有喜怒之理也。”也就是说,喜怒本在人心中,非因酒而形成。音乐也仅仅是声音,哀乐是内心的情感,和它没有关系。

最后,《声无哀乐论》把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区分开来,强调音乐的娱乐作用,这对儒家美善统一的观念是个突破。嵇康说:“姣弄之音,挹众声之美,会五音之和,其体赡而用博,故心役于众理,五音会,故欢放而欲惬。”也就是说,好听的音乐,集中了各种声音的美,会和各种声音的和,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众多的作用,能使人欢乐轻快而心满意足。

《声无哀乐论》采用清谈辩难的形式,讨论了“心之与声,明为二物”,成为一篇著名的美学论文。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