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究竟是“神灭”还是“神不灭”?

2022年8月20日10:17:03人死后究竟是“神灭”还是“神不灭”?已关闭评论

人死后究竟是“神灭”还是“神不灭”?

人死后“神灭”还是“神不灭”?这本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关于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一个重要论题,佛教传入中国后,又成为信佛者和排佛者之间争论的焦点问题。

在这场争论中,东晋的慧远作《明报应论》,将神不灭和因果报应论结合起来,提出不灭的神是承受因果报的主体。慧远之后,南朝宋僧人慧琳作《白黑论》,设白学先生与黑学道士辩论,抨击佛教幽灵神验之说,提倡废鬼神。当时的史学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著《达性论》,支持慧琳,认为生必有死,形亡而神散,犹如春荣秋落,无因缘报应。居士宗炳著《明佛论》《难白黑论》,主张神不灭论,并赢得罗含、郑鲜之、范泰、谢灵运等人的支持。

南朝齐梁之际,范缜著《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之说,从根本上批驳佛教的神不灭论。他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之间,是质和用的关系,形体是精神的主体、本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如同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有刀刃这个主体,就有锋利这一作用;没有刀刃就没有锋利。离开形体,独立的精神是不可能存在的。当时崇佛皇帝梁武帝怂恿沈约等与其辩难,组织佛教徒对其围攻,范缜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神灭”还是“神不灭”的争论,佛教在理论上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其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等观念对中国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信仰民俗。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