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演技术
类比推演技术就是在形成完整的类比推理过程之后,将这个过程作为前提,继续进行推演,大胆向前推测,预言具有相同特性的事物还会重演的一种类比推测技术。
(一)实例应用
豫南某县的一个初级中学坐落在某小镇的边上,学校外面有一个操场,操场外面是河边上的小树林。2005年6月10日,星期六,两名女学生吃过午饭,在操场与小树林中间的一条小路上散步。13时许,一个骑着电动车的男青年向她们走来,大老远就喊道:“喂,同学,我问个路。”她们正要问他问到哪儿的路,却看到这青年突然蹲下来修理电动车的链子,并朝前后左右四顾了一下。接着,这名男青年又到墙边捡起两块半截砖头。两名女生以为他要修车,却没想到他突然走到她们面前,举着砖头凶狠地说:“别吱声,到河边的树林丛中去。”两名女生吓呆了,心惊胆战地走到树林中。这名男青年先是猥亵了两名女生,接着又强奸了其中的一名。趁他在实施强奸的时候,另一名女生乘机逃脱,边跑边大声呼救。男青年见势不妙,慌忙提上裤子,骑上电动车向学校正门方向逃窜,逃出学校,不见了踪影。
接到报案后,县公安局和镇派出所及时派侦查人员赶赴现场。民警做了详细的现场勘查,并走访了两名受害女学生。经询问得知:作案人年龄在25岁左右,身高大约是1.68米,圆脸,较瘦,皮肤白里透红,头发不长,穿一身蓝衣服并带有汗臭味,骑的是一辆“红都”牌的黑色电动车,后座上驮着一个塑料袋,说话本地口音。
根据受害人的陈述,警方初步做出如下判断:作案者以女中学生为袭击目标,以猥亵、强奸为目的;把现场选在初级中学院墙外而且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砖头威逼,说明他不仅胆大妄为,而且对现场和周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事先到过现场并十分清楚出入口;其作案手段表明他可能有过犯罪前科,特别是对幼女的心理和弱点比较了解。
警方开始在周围群众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这一带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案件,但因各种复杂的原因,被害人都没有及时报案。就在发生此案的半年前,即2004年12月18日,在这所学校东边就曾发生过一起拦路强奸未遂的案子。那天下午,某初中少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歹徒用红砖头威逼猥亵,由于少女奋不顾身地反抗,作案者的不轨行为没有得逞,随即也是骑着一辆电动车逃跑。根据群众的描述,那名歹徒在身高、肤色、脸型等方面都与本案的作案分子极为相似。
办案人员把那起强奸未遂案同“6·10”的强奸案件做了比较,发现这两个案件有许多相同属性:
首先,作案地点相同。作案现场都发生在该镇中学操场周围地区,都是在杂草丛生、树林稠密地带,并且都是在大白天,表明犯罪分子熟悉地形,胆大妄为。
其次,作案手段相同。都是利用突然袭击方式,不留痕迹,作案后骑电动车逃之夭夭。
再次,作案目的相同。都是以玩弄少女为目的。
最后,作案人体型特征极为相似。两件案子的作案人在身高、肤色、脸型和口音上很像一人所为。
警方据此提出了侦查假设:一个流氓成性的男青年,在这一带多次从事危害少女的犯罪活动。
接下来,警方应做的就是抓获这名犯罪分子,杜绝此类犯罪行为再次发生。但是,怎样制订抓捕方案呢?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排查,当然是一种方案,但这样做一方面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说不定会打草惊蛇,让作案人趁机溜掉。
这时,一名警察对提出的侦查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演,作出了大胆的推测,设计了一个绝妙的抓捕方案——不动声色,守株待兔。
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时间后,又是一个周末。镇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回家了,学校比平时安静了许多。两名女生出了校门,向河边走来。这时,一辆“红都”牌黑色电动车出现了,骑车的是一名男青年。当他又要下手猥亵女学生时,早已蹲守在那里的侦查人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抓获。
经审查,此人系某工程公司工人,25岁,以前因流氓行为曾受过公安机关打击。经受害人辨认,此青年确系在镇中学周围多次作案的犯罪分子。讯问中,此人供认了这两起作案的全部犯罪事实。这位骑电动车的“色魔”必然得到法律的严惩。
(二)实例分析
在接到这起猥亵强奸报案后,民警展开了走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警方挖掘出了类似的案件,然后运用并案侦查类比,得出了两案系同一人所为的结论:
“6·10”强奸案有其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目的和作案人外表形象等方面的特征,这起案子是一名男青年所为
“12·18”猥亵案在作案地点、手段、目的及作案人外表特征上与此相似
所以,“12·18”案的作案人也是该青年
由此,警方形成了比较可靠的侦查假设。但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时刻,侦查人员又将侦查假设的内容或整个上述的类比推理过程作为前提,继续进行了推演,并大胆预测类似的案件还会重演:
“6·10”强奸案与“12·18”猥亵案有其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目的和作案人外表形象等方面的相似特征,这两起案子是一名男青年所为
与这两起案件相似的案件还将发生
所以,该青年还会出现
根据这一推演,一个最佳的抓捕方案就形成了:选择与案件发生时相似的环境,不动声色、守株待兔,即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抓获此人。因为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会受自己的类比推理结论影响而形成的犯罪心理驱使,一定还会继续以同样的手法作案的。其思考程序大致是:
我在这样的地方,用这样的手段,做这样的案件,并取得了成功
下次我还在这样的地方,用这样的手段,做这样的案件
所以,我还能取得成功
既然如此,我们只需等着将他的成功转化为我们的成功就行了。
这就是“类比推演技术”的绝妙应用。这一技术与上述的“类比预断技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有预测的成分,但类比推演技术着重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推演、预测,类比预断技术着重于对案件的先期情况进行推测断定,两者存在预测方向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