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指的是只包含一个义位的词,主要有以下三类:
(1)常见事物的名称,如“桌子、茶杯、皮鞋、自行车、电视机”等。
(2)科技术语和专有名称,如“电子、函数、血压、北京、中文系”等。
(3)新造词和次新造词,前者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出现的词,如“爆满、代沟、拆迁、脱贫、展销、反思”等;后者指的是“五四”以后所产生的词,如“紧缩、录取、美容”等。
多义词指的是包含几个相互有联系的义位的词。多义词与同音词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由同一个语音形式来承载几个意义。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笔录”中“笔”和“录”所表示的两个义项之间的联系让人一目了然;而同音词的几个义位之间则毫无联系,如汉语“号子”中“号”和“子”所表示的两个义位互不相干。所以同音词的几个义位分属不同的词,而多义词的几个义位属于同一个词,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
2.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的原因
任何一个词,在刚产生之时往往是单义的,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为多义,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有相关性和相似性:前者指的是客观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具体的、直接的联系,如英语中的“dish”最初是指“盘子、碟子”,盘子、碟子常用来盛装菜肴,所以人们根据两者的相关性联系,又用“dish”表示“盘装菜”的意思。用“dish”表示“盘装菜”,其能指与所指之间虽无直接的、具体的联系,但在本质特征上有某种共通性,如汉语中的“心脏”原指“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由于“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而且又是人和脊椎动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人们又用“心脏”泛指一切事物的“中心”。
(2)语言的经济原则是促使词语多义化的直接原因。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形式均是极其有限的,而任何一种语言的语义系统则是极其庞大且不断膨胀的,用屈指可数的语音形式去承载不可胜数的义位,这确实合乎语言的经济原则,但同时,用一种语音形式去承载多少有些联系的义位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