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所谈的“意义”和“语境”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7日08:26:15语用学所谈的“意义”和“语境”是什么意思?已关闭评论

从语用学的定义可以发现,语用学的研究中有两个基本概念是不能绕开的,那就是“意义”和“语境”。这两个概念在语言学的多个领域中都会涉及,但在语用学领域中所表达的内涵比较特殊,需要加以说明。

1.语用学所谈的“意义”

我们已经知道,形式和意义是组成语言符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传统语义学家关注的是固定在语言形式上的静态意义,比如英语中的“dog”或汉语中的“狗”,其形式意义是指一种属于犬科的哺乳类动物。这种意义具有一定的恒常性,不受时间、空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句子(尤其是陈述句)的意义,传统语义学家只考虑其所构成的语义命题是否具有真实值,比如“下雨了”这句话的语义命题就是“某地某时有降水天气”,至于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目的说这句话,则不在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与传统语义学不同的是,语用学更关心词语、句子在实际语境中所具有的交际价值,即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使用了什么词句,他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上面所说的“dog”,在特定语境下,说话者使用这个词的目的可能是对听话人进行警告或恫吓;“下雨了”从语义命题上可以判断真假,但说话者的意图往往不只是对天气作客观判断,还可能是要提醒听话者带伞等。这部分意义并不是固定在语言形式上的,而是以固有意义为基础在具体语境中衍生出来的,是交际者按照其需要而赋予语言形式的,这部分才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所以,语用学所关注的“意义”,指的是依赖于特定的语境、涉及说话人意图或听话人理解的话语意义、交际意义。

2.语用学所谈的“语境”

语用学上所说的“语境”,是指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这个定义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语用学所关注的语境,其适用对象是自然语言而不是人工语言;第二,语用学研究的是言语交际所处的语境,这意味着整个动态交际过程中的任一环节所涉及的语境因素都应在语用学的关注范围内;第三,这种言语环境是人们成功完成言语交际所必须依赖的,不能从言语交际中被割离。

最狭义的语境只限于由语言因素构成的言语环境,即上下文语境,主要是口语的前言后语或书面语中的上下文。比如鲁迅《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句话如果离开原文,就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圆规怎么会说话、走路?但只要读过上下文就很容易明白,这里的“圆规”指的是“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站着的杨二嫂。因为上文已经对杨二嫂的站姿作了明确的比喻,所以这里直接用站姿来借代这个人,既巧妙又不会造成误解。上下文语境是语言学家们较早开始研究的语境,传统的修辞学、语义学都会涉及。

但是,如果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只考虑语句在段落、篇章中的位置显然是不够的。言语交际是由特定的交际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场合中进行的,显然会受到这些要素的影响,而这些要素的特点并不是靠语言形式来表现的。这类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即语言外语境)也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

语言外语境的具体内涵非常复杂,语用学家对其构成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综合这些看法,我们认为语言外语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语境。情景语境针对的是言语交际发生时的具体现场,如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以及交际参与者的相关情况(身份、职业、教养、相互之间的亲疏关系)等。所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等可以看作对情景语境的认识。情景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比较直接。比如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人们打招呼的用语不同;在喜庆场合和在丧葬场合,参与者交谈时的措辞、语气、语速等都是迥异的;教授之间和农民之间的交谈用词差异较大;一个人跟家人和跟陌生人说话的严谨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2)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针对的是交际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社会规范、民族价值观等,所谓“在罗马就像罗马人那样思考”等可以看作对文化语境的认识。文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相对间接一些,但其最终带来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倾向于推辞、否定,这是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的价值观在言语上的体现;而西方人会大方接受别人的赞美并表示感谢,认为这是真诚、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对方审美眼光的尊重。再比如,不同民族的熟语与其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像汉语中的“三顾茅庐”“弄璋之喜”“龙马精神”“唱白脸”等,英语中的“Achilles'heel”“poet laureate”“meet one's Waterloo”等,这些熟语无法从字面上解释,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之后才能理解其语用意义。

(3)心理语境。心理语境针对的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如认知、情感、意图等因素。

认知因素包括交际双方对客观世界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比如A看见一个受伤的人而对B说“快叫救护车”,那么A在说这句话时已经具有了对救护车的用途、呼叫方式等常识的认知;也包括交际双方对该次交际所处的特定社会、特定组织、特定场合的会话规则的认知程度,比如一个公司的新进员工往往很难理解和参与老员工之间的正式会谈,主要是因为新员工对公司内部的会话规则的了解不如老员工,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包括交际双方相互的认知程度,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言谈是与众不同的,只有林黛玉会用“你可都改了罢”来向宝玉表达其痛惜和深爱之情,因为黛玉确定他不会误解,而宝玉也作出了“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样的回答,这样的对话看似矛盾实则合情合理,它是建立在宝黛二人心理思想完全相通的基础上的。

情感因素也是心理语境中的重要成分。交际过程中,双方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比如在心情愉悦时,说话者使用的言语倾向于积极的、活泼的,听话人对话语的接受度和理解力也较高;而在恼怒或悲伤时,说话人的言语倾向于消极的、尖刻的,听话人对话语则倾向于难以接受或不恰当理解,容易造成交际效果与交际意图相悖的现象。

交际者的意图可以说是影响言语交际最关键的因素,说话人和听话人正是在交际意图的指导下选择和调整其表达、理解方式的,任何一场交际都是参与者运用各种技巧使交际效果最大程度地贴合交际意图的过程。

综上所述,语用学所谈的语境,其具体组成可以归纳为:

语用学所谈的“意义”和“语境”是什么意思?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境内部各种因素经常互相交叉、对立、协调,共同作用于话语的表达和理解。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