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约语义,排除歧义现象,使句子意义更加明确。语言中的多义、歧义现象非常常见,但无论是语义歧义还是语法歧义,只要进入特定的语境,歧义句的某一个意义就会被有选择地提取出来,其他意义就会被制约,歧义现象因此消失。比如,“我要吃饭”这句话的歧义是由于“饭”这个词的多义,“饭”可以泛指各种食物,也可以专指米饭这一种主食,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语境条件,这句话就不存在歧义:若说话人正在办公室里工作时感到肚子饿了,又正好是用餐时间,那么他说“我要吃饭”的意思更多的是指要去用餐,但不一定会吃米饭;若说话人被另一个人问“你要吃面还是吃饭?”,那么他回答“我要吃饭”的意思只能是要吃米饭而不吃面条。
(2)赋予词语以特定的临时意义。在特定语境下,某些词语会临时获得不同于其固有义项的意义。比如,鲁迅《社戏》中有一句“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这个词本身只有形容词词性,表示肥胖、脂肪含量多,但是在这句话里并非表示其本义。联系这句话所在的语境,可知,“我”和这个胖绅士于看社戏的人群中是挤在一块的,“我”一转身,胖绅士被压着的右半身就弹回来了,所以这里的“胖”就被赋予了“弹开”的动词意义,生动幽默地表现了看戏的人之多。
(3)影响语句的语义色彩。有时,语境会影响语义色彩的褒贬,文学创作和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反语手法就是利用了语境的这一功能。比如朱自清《背影》中的“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联系文章语境就能知道,这里的“聪明”并非称赞,而是在嘲讽自己自作聪明,没体会到父亲的爱;再如,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常说的“笨蛋”“懒猪”“坏家伙”等话语,都是贬词褒用,是表达喜爱之情的昵称。
(4)自动补充语篇中的省略意义。在日常会话中,出于省力原则,人们经常会把相对不重要的信息省去不说,因为该会话所处的语境可以帮助听话人将省略的意义补充完整。比如,在火车站买票的人只要对售票员说“上海9点两张”,售票员立刻就能理解对方是说“我要买两张9点去上海的火车票”,因为这句话所在的语境——包括地点(火车站)、交际人身份(买票人和售票员)等,使听者能将句子的意义补充完整。经过省略的句子如果被孤立地看待,往往不成话、不合理,但只要与其语境结合,就不会造成误解,可见语境是言语交际中非常重要的潜在信息。
(5)帮助理解言语的话语意义、交际意义。语境对于表达交际人意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他是个很好的人”这样一句话,如果孤立地看,只是对“他”的人格作出肯定评价。但在实际交际中,这句话往往能表达丰富的言外之意,而要准确理解其话语意义,就必须揣摩其所在语境:如果是一位女性在对另一个人评价她倾心的男性,那么这句话可能是在委婉表达其爱慕之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句话还有可能是反语,是说话人在讽刺“他”的不良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