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经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2年12月3日18:40:46为什么说“经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已关闭评论

经,原本指织布的纵线,有固定、不变之意,后引伸为不变的真理。先秦时代,人们就把一些典籍称为经。汉代以后,经一般专指儒家经典。经学是解释儒家经典著作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部分。

春秋末年,孔子在政治活动中屡屡碰壁,于是他返回鲁国,着手编订和整理传统文献。他先后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春秋》。于是,儒学最早的标志性成果——“六经”就这样诞生了。

《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成为读书人必读的经典。汉代儒生们以研读、传习、解释“五经”为业。

唐文宗开成年间已有“十二经”。宋人又作《孟子注疏》,《孟子》的地位得到提升。到了南宋,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汇集成了“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的经典地位从此确立下来。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嘉庆时期,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成为人们研读“十三经”的经典文本。

“十三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周易》外层神秘,内蕴深远;《尚书》大多为君王的文诰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周礼》是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的汇集;《仪礼》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汇集了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春秋》三传”都是与《春秋》有关的著作,《左传》重在陈述历史故事,《公羊传》、《谷梁传》重在义理;《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记录;《孝经》论述孝道;《孟子》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论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为经学家解经提供了依据。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历代统治者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大计,同时在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等方面,也是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源泉和智慧。经学的光辉穿越千年,依然烛照当下。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