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传习录》是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

2022年8月20日15:44:58为什么说《传习录》是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已关闭评论

为什么说《传习录》是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

《传习录》是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经由王守仁弟子记录、整理,陆续刊印,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著作。

王守仁经龙场悟道后,自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朱子晚年定论》)。对自己在格竹遇困后转而探求佛老的经历后悔,“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见《传习录》萧惠问仙佛一事)。认为儒学为人生第一学问,轻易不言及佛老。

《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是同徐爱讲论《大学》宗旨,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工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中卷是与友人论学的书信,共有八篇。除了回答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义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下卷是与门人的谈话,由门人陈九川等采集,初名《遗言录》,后钱德洪加上自己及王畿所录,整理编辑成《传习续录》。嘉靖三十七年(1558),胡宗宪将三卷合一刊刻,统称《传习录》。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王守仁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完备。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守仁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这种学说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深刻的影响。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