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学派为什么又称为“朴学”?

2022年8月20日14:03:47清代乾嘉学派为什么又称为“朴学”?已关闭评论

清代乾嘉学派为什么又称为“朴学”?

乾嘉学派是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学派。乾嘉时期,许多学者专事古籍整理,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谈,主张务实,推崇汉代许慎、郑玄之学,采用古文经学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而加以发展,重证据罗列,文风朴实,故又称汉学、朴学。

乾嘉学派初兴于明末清初,全盛于乾嘉时期,式微于晚清。具体说来,顾炎武开其端,阎若璩、胡渭、毛奇龄等奠其基,皖派戴震、吴派惠栋为代表,王国维为殿军。

吴派尊崇汉儒,以古为真,以汉为好。惠栋专攻《周易》,研究三十余年写成《周易述》,专采汉儒诸家主张,株守汉学,基本上不用魏晋以后的注释。该学派治经从古文字入手,重视音韵训诂以求经义。代表人物有惠栋、江声、钱大昕、汪中、江藩等。皖派尤精小学。他们注重从小学、音韵入手,了解和判断经书的含义。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卢文弨(chā o)、俞樾、孙诒让等。

乾嘉学派的学者大多把毕生精力用于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诠释音义,从经学旁及史地、天文、律法、典章制度等,学术上颇多建树。治学态度谨严,广征博引,深入审辨,详加推求,反对主观武断,纠正了理学末流的空疏与穿凿。但把学术研究全部纳入考据轨道,忽视理论,脱离政治,厚古薄今,繁琐细碎,则是其不足之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