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证道(天泉问答)是怎么一回事?
天泉证道亦称“天泉问答”,是明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与其弟子王畿、钱德洪在浙江山阴(今绍兴)天泉的一次学术对话,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王守仁已五十六岁,奉命出征广西思田。王、钱两弟子前来饯行。两人同住舟中,相与论学,因意见不一,要求老师裁决,王守仁欣然答应。随后,他们移席天泉桥,于是哲学史上一场有名的论辩开始了。
王守仁晚年总结授学之道,提出了“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用以教授生徒,壮大学派。王、钱二人的论辩正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的。
王畿说:“在我看来,既然‘心之体’—心的本然状态是无善无恶的,那么由此产生出来的意(意念)、知(认识)和物(事物)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意、知、物有善有恶,那么‘心之体’也就是有善有恶的。心、意、知、物只是一件事情,只要悟得‘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则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这就是我的‘四无说’。”主张只要在心体上领悟了,就一了百了,简易直接。
钱德洪反驳说:“先生的话,其实是‘四有说’,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没有‘为善去恶’的工夫努力,就不能悟得心之本体。”
王守仁总结说:“汝中(王畿)看到了本体,可以教授天赋聪明的人。德洪看到了工夫,可以教授天资一般或愚钝的人。你们要相资以为用,不要片面地各执一端,这样我的心学就可以发扬光大了。”
总结归总结,两人仍各有自己的认识。特别是王守仁这一去竟成永别,没有机会再次对话,两人根据各自的才性与理解,对师门的学说进行解释,从而导致日后浙江王门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