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汉字认读的方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如“都,党孤切”。
声纽:在传统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早些时候并没有声纽、字母、声类等这些概念名称,直到唐代,才有人参照梵文的体文给汉语创制了表示声母的字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这是由于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作为声母代表的三十六个汉字替代。
韵书:相当于现在的写作字典,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写诗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于是古人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使用。
平水韵:因此书的刊行者刘渊是平水(今山西临汾)人而得名。早在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山西平水管理图书印刷的地方官员王文郁编成《平水新刊韵略》,收韵106韵。
等韵学:它最初是分析韵书中的反切。韵书产生之后,人们把韵母加上三十六声母,构成韵图,正像今天我们的普通话拼音表一样。韵图等于一种反切图或“查音表”,可以帮助人们正确拼读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