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是什么意思?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022年10月16日15:20:46质量互变规律是什么意思?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已关闭评论

掌握质量互变规律,首先要把握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玉的质规定和氏璧是玉,而不是石头;硫化铜的质规定它是硫化铜,而不是黄金;柳树的质规定它是柳树,而不是白杨树;社会主义的质规定它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相同质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区别。如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温度的高低、颜色的深浅,分子中原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等,这些都是量的规定性。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它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度。度是指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关节点或临界点就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就是0~100℃,在这个幅度内,水保持其自身的质不变,0℃和100℃就是临界点或关节点。如果超出0~100℃这个范围,也就是超出了临界点或关节点,水就失去自己的质,而变成冰或水蒸气了。

黑格尔曾说过一段含义深刻的话:“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限度,超越这限度,就会招致毁灭。”通常说的,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留有余地”、“过犹不及”等,说的都是适度的道理。度这一哲学范畴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的形式是多样的,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各种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前进过程的中断,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如果超出0~100℃这个范围,水就失去自己的质,而变成冰或水蒸气了,这就发生了质变。质变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分为两类: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爆发式飞跃,是在量变的积累达到关节点或临界点以后,新事物迅速战胜旧事物而实现的根本质变。如自然现象中的火山爆发、地震、炸弹爆炸;社会现象中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等。非爆发式飞跃,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一般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的质变。如生物由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发展、从猿到人的转变、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科学的革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老子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俗语所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讲的都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个道理。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启示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与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务实精神相结合,要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与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相结合。

例如,有两个年轻人酷爱画画,其中一个很有绘画的天赋,另一个资质则明显差一些。20岁的时候,那个很有天赋的年轻人开始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整天美酒笙歌、醉眼迷离,丢掉了自己的画笔。

而那个资质较差的年轻人则没有丢掉画笔。他虽然生活极为贫困,每天需要打柴、下田劳作,但他始终没有丢掉自己钟爱的画笔。每天回来再晚再累,他都要点亮油灯,伏在破桌上全神贯注地画上一个小时。即使在他做木匠走村串户为别人打制桌椅床柜的时候,他的工具箱里也时刻装着笔墨纸砚,在休息的短暂间隙,行路时在路边稍坐,他都会铺上白纸绘画,甚至以草棍代笔,在泥地上画一通。

40年后,他成功了,从湖南湘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的一介木匠变成了蜚声世界的画坛大师,这个人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成功后,曾和他一样酷爱过绘画的那个人到北京来拜访齐白石。不过,他同自称“白石老人”的齐白石一样,已经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头了。两个人促膝交谈,齐白石听他慨叹美术创作的艰辛和不易,听他述说对自己从事绘画半途而废的深深惋惜,齐白石莞然一笑说:“其实成功远不如你想的那么艰辛和遥远,从木艺雕刻匠到绘画大师,仅仅需要4年多的时间。”

“只需要4年多一点?”那个人一听就愣了。

齐白石拿来一支笔一张纸,伏在桌上给他计算:“我从20岁开始真正练习绘画,35岁前一天只能有一个小时绘画的时间,一天一小时,一年365天,只有365小时,365小时除以24,每年绘画的时间是15天。20岁到35岁是15年,15年乘以每年的15天,这15年间绘画的全部时间是225天;35岁到55岁的时候,我每天练习绘画的时间是2小时,一年共用730小时,除以每天24小时,折合31天,每年31天乘以20年合计是620天;从55岁至60岁,我每天用于绘画的时间是10小时,一年是3650小时,折合152天,5年共用760天。20岁到35岁之间的225天,加上35岁到55岁之间的620天,再加上55岁到60岁时的760天。我绘画共用了1605天,总折合4年零4个月。”

4年零4个月,这是齐白石从一个乡村懵懂青年成为一代画坛巨匠的成功时间。很多人对齐白石仅用了4年零4个月的时间就取得成功很惊愕,但何须惊愕呢?其实成功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成功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勤奋,成功的阳光便很快就会照射到你忙碌的身影上。

不要害怕成功遥遥无期,成功其实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用上你发呆或喝咖啡的时间就足够了。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要获得成功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