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共同在事物发展中起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例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则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社会主义在排斥、否定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吸取和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积极因素,如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以及优秀的历史文化等,这些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例如,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影响着生产关系,使旧生产关系中某种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渐暴露,并力图克服这种因素。正是在这种互相排斥的斗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个力量变化的过程,就是促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量的准备过程。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例如,当生产力发展到旧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最高点时,当旧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已经发展起来了的生产力的时候,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即突破旧生产方式存在的限度。这种变革,显然是靠矛盾的斗争性来实现的。
例如,美国的阿拉斯加盛产鹿,但狼太多,对鹿群造成极大威胁。为了保护鹿群免受狼的袭击,政府号召人们行动起来消灭狼。后来,狼被消灭光了。鹿在水多树茂草盛又没有天敌的环境下悠哉乐哉。按理说鹿应该不断发展壮大,可事实上鹿的死亡率逐年增加,其原因在于鹿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下产生了懒惰,不愿意跑动了,结果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免疫力也大不如初了,一遇到恶劣天气,竟一批批死亡。后来人们又“请”来了几只狼,马上激发了鹿的生机和活力,除了老弱病残鹿成为狼的腹中餐,其他的鹿却越来越健壮,队伍不断壮大。在这个故事中,狼和鹿是一对矛盾,在它们之斗争,使得鹿群变得越来越强大。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只有把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结合起来考察事物,才能揭示其变化和发展的秘密。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违背辩证法的。
例如,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诸多电器经销商经过明争暗斗的激烈市场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有赵、王两大商家脱颖而出,他们又成为最强硬的竞争对手。
这一年,赵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采取了极度扩张的经营策略,大量地收购、兼并各类小企业,并在各市县发展连锁店,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造成信贷资金比例过大,经营包袱过重,其市场销售业绩反倒直线下降。这时,许多业内外人士纷纷提醒王——这是主动出击,一举彻底击败对手赵,进而独占该市电器市场的最好商机。王却微微一笑,始终不曾采纳众人提出的建议。
在赵最危难的时机,王却出人意料地主动伸出援手,拆借资金帮助赵涉险过关。最终,让赵的经营状况日趋好转,并一直给王的经营施加压力,迫使王时刻面对着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有很多人曾嘲笑王的心慈手软,说他是养虎为患。可王却没有丝毫反悔之意,只是殚精竭虑,四处招纳人才,并以多种方式调动手下的人拼搏进取,一刻也不敢懈怠。
就这样,王和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彼此绞尽脑汁地较量,双方各有损失,但各自的收获却都很大。多年后,王和赵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商业巨子。
面对事业如日中天的王,当记者提及他当年的“非常之举”时,王一脸的平淡:击倒一个对手有时候很简单,但没有对手的竞争又是乏味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应该感谢对手时时施加的压力,正是这些压力,化为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动力,进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危机感。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不能把二者分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