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论和唯名论都是经院哲学关于个别与共相的讨论产物,在认识论上是关于普遍概念的形成、性质和意义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本质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主张共相只是名词,唯有个别事物才是实体,这被称为唯名论;主张共相为实体的被称为实在论。
实在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理论,否认柏拉图提出的“理念才是世界的主宰”,他认为知识通过感官经验在自然世界中有所体现,只有自然世界才是真实的,是事物变化的原理来源,对自然的判断才是知识获取的渠道。实在论者断言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只是共相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
唯名论则是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唯名论者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中的“声息”。共相表现为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它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同时,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也存在于人们的理智和思想之中。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讨论实质是一场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大起底,将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更加实际化和现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