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什么是三段论

2020年1月20日11:38:45逻辑学:什么是三段论已关闭评论

三段论的结构

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判断组成的,所以共有三个主项和三个谓项。因为事实上每个词项都出现了两次,所以一个三段论共包括三个不同的词项。以上面的推理(1)为例:

作家(M)都是知识分子(P),

钱锺书(S)是作家(M),

所以,钱锺书(S)是知识分子(P)。

由此可见,这个三段论推理共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即:作家、知识分子和钱锺书。

我们把三段论中这三个不同的词项叫作大项、小项和中项。

大项就是结论中的谓项,用P表示,在上面两个推理中即是“知识分子”和“人类交际的工具”。大项P在第一个前提中是作为谓项出现的。

小项就是结论中的主项,用S表示,在上面两个推理中即是“钱锺书”和“汉语”。小项S在第二个前提中是作为主项出现的。

中项就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项,用M表示,在上面的两个推理中即是“作家”和“语言”。中项是联接大项和小项的词项。

三段论是由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判断和一个作为结论的直言判断组成的。我们把其中包含大项(P)的前提叫大前提,在上面的两个推理中即是“作家都是知识分子”和“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把其中包含小项(S)的前提叫小前提,在上面的两个推理中即是“钱锺书是作家”和“汉语是语言”。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三段论的结构,即:由包含三个不同的项(大项、中项和小项)的三个直言判断(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

由上面两例三段论的结构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推理公式:

逻辑学:什么是三段论

这种三段论推理公式是最基本的推理形式,它还有许多变化,以后我们会专节讲述。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