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的知识范围和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成果,对西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与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德国人”。
影响世界的小人物
马克斯·韦伯无疑是个影响了世界的思想巨人,如今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是研究社会学,就必然会涉及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但在他生前,他的名声却远逊于身后,并且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甚至不为他故乡的德国人所看重。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美国一些学者的发掘,韦伯的理论才重新为人们所重视。此后,对韦伯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座庞大的思想矿山终于为人们所发现和广泛利用。
有一个事实或许可为韦伯声誉的巨大变化提供一个有趣的注脚。慕尼黑市有一个“马克斯·韦伯广场”,人们以为这理所当然是为了纪念这位社会学家的。但事实上,这个广场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也叫马克斯·韦伯的慕尼黑市议员,他死在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之后。后来在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的贝克教授建议将这个广场只以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名字命名。在参考了贝克等人的建议后,慕尼黑市政府终于作出决定,“马克斯·韦伯广场”是为了同时纪念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市议员马克斯·韦伯而命名的。
韦伯生前生活并不如意,他曾想参加政治,希望成为一个政治家,试图在选举中一展抱负。在1919年1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法兰克福选区提名韦伯为民主党候选人,但没成功。他自己申请成为国会候选人没有得到同意。后来有人考虑让韦伯做内政部国务秘书,还有人提议让他做驻维也纳大使或者民主党委员会委员,但韦伯最终没有获得任何职位。他只是作为十三位成员之一,参加了一个非官方机构,负责就制定宪法草案问题向内政部提供咨询建议。
在学术上,他在大学教书多年,但长时间是见习讲师,正式当上教授的时间不多。他热衷于社会学,但大学要求他只讲经济学和政治学,他只好在讲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时候插入自己社会学的研究。
韦伯还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一度被迫离开岗位去疗养院休息。他与家人的关系不好,和妻子常年没有性生活,与他的父亲关系更是极其恶劣,就在他父亲去世前两个月,韦伯还与他父亲大吵了一场。这场没有和解的争吵最终成为了韦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