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天问》: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义影响

2020年8月15日09:15:31屈原的《天问》: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义影响已关闭评论

屈原的《天问》: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义影响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一连串问题如水银泻地,一发而不可收。

从天有九层想到是谁经营、谁测量、谁兴建,究竟建造了有什么用处;

想到宇宙像个旋转的车轮,车轮中心上的绳子拴在什么地方呢;

想到天的最高处安装在哪儿,八根柱子又怎么顶住它呢;

想到天的东南角为什么会倾塌,天的边缘究竟延伸到什么地方,依托什么,连接在什么东西上;

想到天边究竟有多少弯曲和角落,这笔账谁能算清楚;

想到天和地究竟在什么地方相连接,天上星宿12个区究竟是怎样划分的;

想到太阳、月亮究竟附着在什么东西上,而星宿又为什么在天上摆布得那么错落有致;

太阳早出晚归,究竟一天走多少路;

月亮死而复生,究竟靠什么本领,兔子(玉兔:月中兔子的名。)生在月亮肚子里,对月亮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真是一会儿天,一会儿地,一会儿日月,一会儿星辰,就在这跳跃式的思想自由驰骋中,展现了作者无穷的智慧和奇特而绚烂的精神世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写道: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屈原用解析推理的方法,也就是“细推”了地是圆的。

当时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推理出来的。屈原充分运用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解析思考能力,那是公元前5世纪。

得到了这样重要的结论:天像蛋壳,地像蛋黄,两者都可以转。所以,中国人从古代开始认识到,天体的运行轨道就有黄道、赤道两个道。屈原接着推测,地的形状可能偏离完美的球形,可能是椭球形。他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意思是,赤道圆周与通过南北两极的圆周相比,哪个更长。南北顺椭圆的长度到底有多长。

但是屈原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那时不知道,我们现在才知道地球的赤道直径和极直径差得很小,可是那个时候他问这个问题是相当了不起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