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物不迁论: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哲学思想、寓意启示

2020年3月24日20:30:49僧肇-物不迁论: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哲学思想、寓意启示已关闭评论

“物不迁论”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佛教高僧僧肇的一个著名论点。所谓“物不迁”,就是物不迁移的意思。在我们平常人看来,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但在僧肇看来,这种所谓的变迁不过是一种假象。实际的情况是:崩裂着的巨峰处于静止;奔腾着的江河没有湍流,飘荡着的尘埃并非运动,经天的日月未曾巡回。

世界万物看起来在那里飞快地旋转,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变动。在他看来,“动”只是与“静”只是相对的一种假象。若站在纯哲学的高度上,透过假象看本质,撇开动静的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动与不动了。

为了论证自己的“物不迁论”,僧肇讲了两个故事加以说明。第一个是梵志的故事。

据说,梵志出家几十年后回到故乡,家乡的邻居们围上来说:“梵志啊,你终于回来了。”

梵志却笑着回答:“回来的这个,看上去是梵志,其实早已经不是梵志了。”邻居们对此都不以为然。

但是,梵志说得对不对呢?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梵志说的应该是对的。人全身的细胞12年就彻底更换一次,所以几十年后回来的梵志,全身上下已经没有一个细胞是年轻时梵志身上的细胞了。年轻时候梵志的许多思想意识,也老早就变得不知踪影了。说换了一个人,只回来了一个看上去似乎很像当年梵志的人,一点也不过分。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

孔子在观察河流川流不息的运动时,领悟到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每一刹那过去,世界就面目全非,于是孔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的这句话后来常常被理解为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和形容的技巧。但是,在僧肇看来,孔子说的完全是事实,一点都没夸张。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可以跨越时间的东西。昨天的东西不会运动到今天,今天的东西也不会持续到明天。因为昨天的那个东西已经不是今天的这个东西,今天的这个东西也不会是明天那个东西,任何东西在它出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跨越时间。或者说,对任何事物而言,时间都是不存在的。正如孔子后来曾对颜回所说的:“就在你和别人交臂之间的那个工夫,你和别人两个人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们了,更新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僧肇的“物不迁论”,在于论证佛教提出的因果不灭和修行能够成佛的思想观念。至于“物不迁”的命题,《庄子》中就早有涉及,郭象在《庄子注》中更是详细地作了解释。郭象说,万事万物在变化着,人也不例外。人无法超脱于变化之外,更不能对变化有所作为,唯一的出路,就是承认变化、顺应变化,“玄同万物而与化为体”,这样就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获得“我”之不迁,即永恒存在。

僧肇的“物不迁论”深受《庄子》和《庄子注》思想的影响,但又有所变化,因此其对这一命题的阐释与郭象大相径庭:首先,《庄子》的命题是“不与物迁”。物是变化不停的,这是前提;“我”不得不随之变化,只有顺应变化才能使“我”永存。僧肇则以“物不迁”为命题,论证物本身就不变迁,变迁的只是世俗昧者所造的假象。这样就由《庄子》中自足于精神上的自由而发展为对客观世界真实性的否定,差别很大。其次,郭象认为只要做到“与化为体”,即具有“齐生死”“一是非”的观念,就能实现“我”之永存。但僧肇则从事物“动”与“静”的关系中论证“物不迁”的命题。他解释道:一般人看过去的东西没保留到今天,认为是“动”。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过去”的时间立场上看,事物正因为坚持“本性”未变,所以它才属于“昔物”,而未成为“今物”,所以它是“静”的。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既知往物而不来,何谓今物而可往。”这两句话是僧肇“物不迁论”的主旨和灵魂。意思是说:人既然认识到“往物”不再来,即“往物”只存在于过去,而不存在于现在,那么,就应该懂得“今物”也只能存在于现在,而不会流向将来。所以,僧肇说,芸芸众生之所以认为事物是变迁的,就在于没有认识到“昔物不至今”的另一层意思是“昔物自在昔”。“昔物”并非没有了,它仍存在于“昔时”,是永存不失的。过去之物如此,现在之物如此,将来之物也如此。就这样,“物不迁”的结论就得出来了:“各性住于一世”,故物不迁。流动只是用来导俗的假说,属于“俗谛”;“不迁”才是真理,才是真谛。故而不动才是世界的本性,也是圣人达到的境地;而流动则是俗人的假象,只是圣人用以开导教化俗人的手段。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