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有哪些常用术语?

2022年12月2日18:40:40训诂有哪些常用术语?已关闭评论

训诂术语主要是由汉代的一些训诂常用词语和格式逐渐形成的,在汉代以后不断丰富完善。下面就较为常见的作些简析、例举。

1.释义术语

释义常常采用“某,某也”或“某者,某也”的判断格式来解释字词。释义常用的术语分为以下几类:

(1)“曰”、“为”、“谓”。主要训释同义词之间的行为差别。如《毛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东风谓之谷风。”

(2)“貌”。主要用来训释形容人或事物行为性状。如《毛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蚩蚩,敦厚貌。”

(3)“犹”。主要是用比况的方式训释同义词。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4)“属”、“别”。主要指用共名训释别名的术语。“属”是指出被训释的词所代表的事物属于哪一类,如《说文·禾部》:“秔,稻属。”  “别”是指出被训释的词所代表的事物属于哪一类而又有区别。如《毛诗·召南·江有汜》:“江有沱。”毛传:“江之别者。”

(5)“辞”。主要是用来说明语气助词的术语。如《毛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毛传:“思,辞也。”

2.释音术语

(1)“之言”、“之为言”。主要是用来说明音义相通的术语。如《礼记·礼器》:“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郑玄注:“义之言宜也。”

(2)“读为”、“读曰”。主要是破读常用的术语,其特点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二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3)“读若”、“读如”。主要是用来注音或说明同借的术语。如《说文·犬部》:“默,犬暂逐人也。从犬,黑声。读若墨。”

3.校勘术语

(1)“当为”、“当作”。主要用来纠正古籍原文中错字、误字的术语。如《礼记·文王世子》:“兑命曰。”郑玄注:“‘兑’当为‘说’,字之误也。《说命》,《书》篇名。”  《礼记·缁衣》:“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祈寒,小民亦惟曰怨。”郑玄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

(2)“或为”、“或作”。主要用来说明古籍因版本不同而文字有异的术语。如《文选·七发》:“从容猗靡,消息阳阴。”李善注:“消息,或为须臾。”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郑玄注:“润,或为濡。”

(3)“衍”。主要是校勘古籍时标明文中有误增之字的常用术语。如《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其他如“脱”、“夺”等也在注明文句有脱漏的字时运用,不再例述。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