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从众定势,简单地说,就是以众人(或他人)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以众人(或他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这样的事例很多,先看三个真实的故事。
案例[1] 瞎笑
一个瞎子与众人聊天,有人看见瞎子头发上有根茅草,而且随风摇摆,指给大家看,大家觉得好笑,便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瞎子,听到大家大笑不止,也跟着大笑起来。
人们问他:“你看见什么啦?为什么这般狂笑?”
瞎子说:“我虽然没有看见什么,但我觉得你们所笑的事一定非常可笑。”
大家看着他头上随风摇摆的茅草,笑得更厉害了。
这位瞎子并不知道大家笑的缘故,只是认为,大家以为可笑的事一定可笑,便也跟着笑。他未得到可笑的信息,无法进行思考,便把别人的思考当作自己的思考,结果自己成了双重笑料。
案例[2] 望天
一个人走在马路上,突然停下脚步,仰起脸,望着天。后面的人见他如此,便以为天上出了奇怪的事情,于是站在他身后,也跟他一样,仰起脸望天。再后面的人走过来见有两个人在望天,也便停下来一起望天。就这样,望天的人越来越多。
望了一会儿,没发现天上有什么异常,有人便问身旁的人:“你望什么呢?”那人说:“我也不知道。”
“啊嚏!”第一个望天的人打了一个喷嚏,走了。
众人恍然大悟,悻悻而去。
这些跟着望天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望天,只是因为前面有人望天,也就跟着一起望天。如果说“瞎笑”的盲人是“盲目地笑”,那是恰当的;说这些跟着望天的人是“盲目”地望则不恰当,而应当是“盲心”了。
案例[3] 买照相机
有一位穿着讲究的老太太,在早市上看见一位年轻人手里捧着一架很漂亮的照相机。那位年轻人说是要卖的。老太太拿在手里看了看,还是进口货呢。一问那年轻人,只要500元。老太太心想:老头子前几天还念叨,要卖一架好照相机,可像这样的照相机商店里至少也要800元。她很想买下来。但转念一想,要是假货,上了当可就糟了,于是放下照相机走开了。
刚走不远,她忽然发现有两个小伙子走了过去,看样子是要买照相机。她便返回来,看着他们与那个年轻人讨价还价,最后每人花450元各买了一架照相机。于是老太太也掏出450元买了年轻人最后一架照相机。
老太太高高兴兴地把照相机拿回家来,老头子也高高兴兴地接过照相机。但打开一看,只是一个外壳,根本不能用。老太太大呼上当,但已无济于事了。
这位老太太原本就有“怕上当”的戒备心理,按理说是有过思考的,但是在图便宜心理的唆使下,经不起从众定势的考验,终于被那三个年轻人做的“圈套”套住了。
从众定势是怎样形成的?这与人类是群居动物有很大的关系。在远古时代,人类要生存,要抵御自然灾害,要战胜凶恶的猛兽,需要借助于群体的力量,于是养成了集体行动的习惯,也就形成了从众的心理。这种习惯与心理代代相传,以致形成了思维定势。中国民间有些俗语又把这种习惯与心理概括成“定律”,如“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傻子过年看隔壁”,等等,反过来帮助人们强化了这种思维定势。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屡屡出现,绵绵不断。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的人群中,各种“热”的层出不穷就是最好的例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有“吹牛热”、“造反热”。七八十年代,在民间出现过“打鸡血热”、“喝凉水热”、“喝红茶菌热”、“练特异功能热”、“养君子兰热”……光青年人的裤子就先后有“鸡褪裤热”、“喇叭裤热”、“筒子裤热”、“牛仔裤热”,还伴随着上衣的“无领衫热”、“蝙蝠衫热”。90年代,又改为“下海热”、“文凭热”、“出国热”、“追星热”。在本世纪初,在城市建设中,又形成了“广场热”、“大马路热”、“高尔夫球场热”、“拆迁热”……在这方面,除了“吹牛”和“造反”之类属于国家号召、媒体宣传所致之外,大多数是人们(包括政府官员)自己起哄,自己造势,“比学赶超”造成的。其盲目性早就被有识之士点破。
思维中的从众定势,不仅阻塞人们独立思考的路子,培养不善思考的思想懒汉,而且容易形成不良风气。如上边谈到的“文凭热”、“出国热”、“广场热”、“高尔夫球场热”,人们在一股股热潮推动下,头脑发胀,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也不考虑有无必要,一窝蜂似的拥过去,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还带来了许多违法违纪事情的发生,致使我们的中央政府不得不下令予以限制或禁止。
西方的一位创造学家说:“你的主意,有一个人同意,尚可为;三个人同意便不算创意了。”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你的主意,因为是跟在别人后头,东施效颦得来的,实际上已不是“主意”,而是“奴意”,根本谈不上是一个人同意还是三个人同意的问题,还有什么创意可言呢?要想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就必须冲破从众定势的牢笼,不怕犯“众怒”,敢于做出头的椽子,敢于当领头的大雁,敢于标新立异。下面的三个案例,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案例[1] 三个裁缝
英国伦敦萨维尔大街上有三个裁缝。
第一个裁缝在门前打出招牌:本店是全伦敦最好的裁缝,欢迎光临。
几天后,第二个裁缝也打出招牌:本店是全英国最好的裁缝,谢谢光临。
过几天,第三个裁缝也打出一个招牌,上面写的却是:本店是本街最好的裁缝,恭候光临。
案例[2] 手表广告
日本某手表厂在其零售商店柜台上,打出这样的广告:本表尚不完美,一年有24秒的误差,请购买者三思。
伦敦萨维尔大街上的第三个裁缝和日本这家手表厂的广告,一反众多商家自吹自擂的做法,以退为进,平和得体,谦虚有加,深受顾客欢迎。
商家可以如此,公务员可以吗?请看第三个案例。
案例[3] 龙应台妙论旧城改造
据《南方周末》(2004年4月5日)报道:
2004年3月27日至4月1日,原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知名作家龙应台应邀访问了成都,并就城市的管理问题与有关官员及学者进行了对话。
就政府在旧城改造中对老城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问题,龙应台指出,许多政府官员用两个辩解策略,一是二分法的逻辑:这一边是文化保存,传统、浪漫的,但没有经济效益,是文化人一厢情愿的空想,但是市民并不想要;那一边是经济发展,现代、进步,是务实的、合乎市民利益的。另外就是“将”市民的“军”,有人说,老房子要保存,好啊,但是里面没有马桶,你就得忍受。或者说,保留外貌,追求里面的现代化,需要昂贵的资金,你有钱吗?
龙应台说,保留老屋就代表生活不方便?没这回事。没有人说,文化保存就是老房子里一成不变;内部本来就是应该现代化的,技术上根本就不是难事。没有钱?我不相信。关键是想不想做而已。真正的问题是意愿,孰轻孰重而已。
我觉得好笑的是,对不起呀,现在你对龙应台这个“文化人”可不能这样轻易打发了,因为她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混”进了政府机关,老老实实做了三年半的公务员,从预算编列、拆迁安置、法令解释到建筑绘图、城区规划、古迹修复、城市行销,每个环节都亲自操作了。“地下工作”三年半之后的结论是:传统,可以很现代;文化,可以很经济;浪漫,可以从务实中获得。
我们在我们的电视和其他媒体上很少看到伦敦裁缝和日本手表厂那样的广告,更很少听到我们的政府官员有龙应台这样的见解。“传统,可以很现代;文化,可以很经济;浪漫,可以从务实中获得。”多么新鲜而又活泼的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