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定势是什么意思?权威定势的例子案例

2022年10月18日17:10:47权威定势是什么意思?权威定势的例子案例已关闭评论

所谓权威定势,简单地说,就是以权威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以权威的思维方式、方法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生活在权威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权威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有政治领域的权威,科学领域有科学领域的权威,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权威,日常生活中也有生活权威。

人们自幼开始就被父母和教师告之,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应当如何做,什么事情不应当如何做,甚至被强迫必须如何做,被禁止如何做。

例如,小孩子大多喜欢玩火。一天,有小哥俩在家里点着了几张纸,母亲发现马上禁止,把火扑灭后告诉他们说:火可不是好玩的,玩火容易烧着了衣服,烧坏了房子,以后不许玩火。但过了几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哥哥又玩起火来,点着了垃圾桶里的废纸。弟弟过来说,妈妈不让玩火,你就不要玩了。哥哥不听,看着熊熊的火焰燃起来非常壮观,高兴地跳起来。结果火越烧越旺,烧着了垃圾桶,烧着了笤帚,烧着了妈妈的围裙……哥哥见势不妙,急忙用水泼洒,但无济于事。弟弟跑出房门,喊来了邻居,才把火扑灭了。爸爸妈妈回来之后,表扬了弟弟,批评了哥哥。这样,在这小哥俩的心目中,妈妈“不许玩火”的权威就建立起来了。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权威,他们逐渐学会服从,并在服从中得到许多好处,于是权威定势也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权威,开始是三皇五帝,后来有孔丘、孟轲,“子曰”、“诗云”威行天下。以后扩展为天、地、君、亲、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再后来又言必称“马列”。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更出现了“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出现了代替8亿人头脑来思考问题的“绝对权威”。所有这些,无论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是我们头脑中的权威。有权威的日子久了,我们头脑中权威定势代代相传,也就愈加牢固了。

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权威和权威定势。有了权威和权威定势,可以让我们省去许多从头研究的工夫,省去许多思考所用的时间,还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从而提高说话做事的成功率。从积极意义上说,有了权威和权威定势,才可以使众人团结一致,做成大事情;有了权威和权威定势,才可以使后人在前人累起的台阶上再上一个台阶,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但我们也不一般地拥护权威和权威定势。一方面,权威有对错之分,有好坏之分,有先进落后之分。我们拥护正确的、好的、先进的权威,反对错误的、坏的、落后的权威。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林彪则别有用心地“大树特树”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各种宣传机器推波助澜,在全国大唱“语录歌”,大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对毛主席的话“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结果是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对于这样的权威我们应当拥护吗?

另一方面,即使是正确的、好的、先进的权威,也不是绝对的权威。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 他所处的地位,有利于获得相当多的事实和材料;② 他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能够满足他对特定问题作出判断的条件;③ 他的思维能力足以使他对特定问题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④ 他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带任何私心和偏见。

上述几个条件,其实都具有相对性。在第一条中,最有利于获得事实和材料的“地位”不是惟一的,多少“事实和材料”为“相当多”也不是定数。第二条中的“经验”和“知识”,在量的方面没有极限。第三条中,“思维能力”大小是相对的,“准确判断”亦有程度的差别。第四条中的“私心”和“偏见”都是难免的,绝对没有“私心”和“偏见”者是绝无仅有的。据此,我们认为,任何权威都只能是相对的权威,都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不可能是全知全能、永远正确的绝对权威。

我们的态度应当是,承认权威的存在,但不迷信权威。不能只在权威画的圈圈里打转转,更不能让权威在我们的头脑里跑马。

然而,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人不了解权威的局限性,往往视权威为神圣,在权威面前失去了感觉,停止了思考,完全成为了权威的俘虏。请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案例[1] “都是我写的”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张率的人,16岁那年写了赋颂诗两千余首。有个叫余纳的人看到后百般挑剔,张率便一把火烧掉了,又写了一些诗给余纳看,假托是沈约写的。余纳看后,对之句句称赞,并说无一字不善。张率等他说完后告诉他:“这些都是我写的。 ”(《古今谈概》)

张率的诗水平高也好,水平低也好,只是因为他不是名人,不是权威,于是便被“百般挑剔”。沈约是著名的诗人,是权威,不管这些诗水平如何,便被“句句称赞”,便被认为“无一句不善”。这是古人崇拜权威之例。

案例[2] 2+2=?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有一次来到中国讲哲学。他向数百名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2+2=?”学者们面面相觑,无人作答。罗素只好自己作答:“2+2=4嘛!”全堂愕然。

“2+2=?”的问题,如果是小学生提出来的,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无一不能对答如流。而此时,他们“面面相觑”、“无一作答”,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罗素是一名世界哲学权威。在他们看来,凡权威提出的问题都是深奥无比的。这是近代中国人“权威崇拜”意识的真实写照。

案例[3] “走向哪里”与“怎么活”

在西方,当圣经和教会的权威遭遇挑战之后,教徒们惶惶不安,不知所措,他们哀叹:“失去了上帝的引领,人类将走向哪里!”

在中国,毛泽东逝世后,亿万人哭得惊天动地,最有阶级感情的贫下中农惊呼:“没有了毛主席,我们老百姓可怎么活呀!”

有人说,权威崇拜和权威定势在教会国家里比在非教会国家里表现更强烈。然而在这两个事例里,我们看到,西方的教徒们失去权威时,只是担心不知道怎样走路,而我们的同胞则害怕活不下去,哪个更强烈?事实上,西方的教徒们,在失去宗教权威之后照样会走路;我们的同胞失去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后也照样活了下来。

案例[4] 蜈蚣的优雅

一位哲人在散步时遇到一只蜈蚣。他看见那丑陋的东西百足齐动,蜿蜒前行,便俯下身子对它说:“你走路的姿势很优雅,不过要是在第九组脚上再稍稍用力,同时让第十八组脚出现片刻的静止,那样你的走路姿势就更加无可挑剔了。”蜈蚣听后大喜,便悉心演练起来。一天,众蜈蚣看到这只受过哲人指点的蜈蚣走路的样子很别扭,便关切地问它是不是受了伤。这只蜈蚣嗤笑道:“你们懂什么?我这样走路是有美学依据的。你们注意看,当我的第九组脚稍稍用力的时候,我的第十八组脚出现了片刻的静止。这样,动静结合,真是和谐优雅,妙不可言啊。”众蜈蚣听罢,纷纷仿效起这只蜈蚣的步态来。

后来,哲人出去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群跛足的蜈蚣。看着它们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地走过,他禁不住喟然长叹道:“无知的种群是多么容易被愚弄,而美又是多么容易被曲解呀。”

(《广州日报》2004年4月4日)

这是一篇当代人编写的寓言故事,应当是对当代人“权威崇拜”意识的反映。

“形象大于思维”,对寓言的理解是最容易发生歧义的。这篇寓言也许是讽刺“无知的种群”的,但在我看来,它也可以是用以揭露权威的。文中的“哲人”以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讥笑“无知的种群”,而这个“无知的种群”中也许就有我们自己。我们被自命不凡的权威玩弄了,还要被他讥笑;我们被无耻的流氓强奸了,还要被他们骂为婊子。我们还不知道自省吗?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权威问题上一直走的是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道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先前的权威被否定了,又出现了新的权威。所以,对于权威,信仰和怀疑两者都需要:信仰是接力棒,借助权威的力量继续前进;怀疑是推土机,推翻昨天的权威,替明天的权威开道。

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德国的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写道:“查拉图斯特拉决心独自远行。在分手的时刻,他对自己的弟子和崇拜者说:你们忠心地追随我,数十年如一日;我的学说你们都已经烂熟于心、出口成诵了。但是,你们为什么不扯碎我头上的花冠呢?为什么不以追随我为耻辱呢?为什么不骂我是骗子呢?只有当你们扯碎我的花冠,以我为耻,并且骂我是骗子的时候,你们才真正掌握了我的学说!”每一个诚实的权威者都应当这样教导他的学生,每一个有出息的学生也都应当这样对待他的导师。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