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直接表现在语言中。人们表达意见、交流思想,只能借助语言。即使自我沉思,也不可避免地要借助语言,必须用语词语句把自己的思想固定下来,心理学称之为“无声语言”。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语言是物质的,它作为符号的固定总和是可以听到的(有声语言)、看见的(书面语言)或触摸到的(盲人语言)。思维是精神的,它是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本身听不到看不见。例如谁也不能说“我看见了你现在想什么”。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民族用来表示同一事物的语词,却可以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民族中,也常常有不只一个语词来表达同一概念。在汉语中,“大夫”“先生”“医生”“郎中”是四个语词,但它们却可以表示同一事物,表达同一个概念。有时同一个语词可能表达不同的事物,语法中讲的“多义词”就是这个意思。
语言和思维又是有机统一的,不能分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则将意义赋予语言。法兰西诗人布瓦洛有句名言:
谁想得清,谁就说得明。
语言在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的同时,也巩固思维的成果,成为保存和传达信息的工具,从而促进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思维在发展和充实的同时,也使语言随之完善。
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吻合。要把任何一个对象从其他对象中分别出来,通常用一个语词,如“国家”“河流”;给一个对象作出断定,通常需要一个句子,如:“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这朵花很美丽”。在第一种情况下,语词同概念发生了关系;在第二种情况下,语句同判断发生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