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量长度的人生启示

力学中有长度、时间和质量三个基本量。长度就是物体间的空间距离,它对人生有何启示呢?人与物体不同,不但有空间上的距离,而且还有精神上的距离。距离不但显示了人与人关系来往的密切程度,而且还标志着人与人关系...
阅读全文

哲学家黑格尔:“绝对精神”创造了世间万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的一个官吏家庭,10岁进入中学,18岁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和哲学。1793年,...
阅读全文

社会物质与自然物质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社会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社会物质是在宇宙自然物质运动产生了意识生命、创造意识得到强化后的人类(包括高等哺乳动物)所产生的。没有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化,也就没有社会物质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物质...
阅读全文

物质、事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物质、事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当前、现实存在的客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各种物质运动、变化的综合存在。现实是质和量、矛盾双方、肯定与否定、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全局与局部的统一。现实处于不断变...
阅读全文

物质、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物质、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指物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摇摆、偏离,既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
阅读全文

物质、事物的全局与局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物质、事物的全局与局部 全局是指物质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指组成物质整体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全局和局部是反映物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包含与组合的客观存在。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和...
阅读全文

物质、事物的内容与形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物质、事物的内容与形式 任何事物都有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内在规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些构成事物内在规定性之间、内在联系的一切内在要素总和就是事物的内容;它包括各种内...
阅读全文

物质运动否定因素的客观存在

物质运动否定因素的客观存在 任何物质、事物都是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统一体。肯定与否定双方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各自以其动力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肯定和否定也是物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同一性形成...
阅读全文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一、质、量、度的概念 哲学发展到今天,对物质的质、量、度有了明确的探索研究,特别是现代哲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对物质的质、量、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探讨,阐明了质、量、度的概念、范畴和辩证关系。 质——...
阅读全文

运动的规律性和适度性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近代哲学家对规律的认识,既然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也就是说在“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运动是发展的、变化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了物质的不同...
阅读全文

运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从理论上推断,应该是意识生命物质进化形成了视感觉器官——眼睛,和视感觉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脑干视神经核和皮层视感觉中枢。只有在视觉意识物质基础形成以后,人们才能观察到日出与日落的...
阅读全文

除了主客观世界外,还有第三个世界吗?

从理解、认识这个世界的角度来讲,世界对于我们而言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精神世界,而客观世界指外界的物质对象。那么,在主客观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吗?究竟有几个世界存在呢? 波普尔认为...
阅读全文

为什么本雅明说任何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野蛮史?

本雅明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他的绝笔《历史哲学论纲》里,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没有一座文明的丰碑不同时也是一份野蛮暴力的实录。”以此,本雅明批判了历史进步主义思想,强...
阅读全文

为什么梅劳-庞蒂认为“肉身”才是世界的根本?

梅劳—庞蒂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他创立了知觉现象学,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西方传统哲学展开了批判。在他看来,传统西方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主体和客体截然二分,要么陷入客体决定主体的宿命论,要么陷入主体征...
阅读全文

为什么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从现象学出发创建了存在主义哲学,他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学说。萨特认为,人生来并没有固定的本质,也没有人性上所谓的各种规定性;人是一种主观性和超越性的存在,他总是要在生活中...
阅读全文

为什么胡塞尔认为西方世界的危机是科学的危机?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在胡塞尔看来,哲学的重要功能是给自然科学提供一个确实可靠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开创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主体哲学,这个“思维的我”...
阅读全文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自称是“给哲学治疗”的医生?

哲学会患病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奇怪,但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不仅认为哲学“患病”了,而且还以治疗哲学的病患为己任。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巨富之家,父亲是钢铁大王,和斯宾诺莎一样,他也放...
阅读全文

人的精神为什么要经历从骆驼到狮子再到赤子这三个阶段?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中,尼采很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人的精神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尼采说,骆驼是人的精神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在我们的心目中,骆驼只需要很少的水和食物,就能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负重前行...
阅读全文

胡适为什么说“知难行亦不易”?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国,先后就学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他后来说:“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
阅读全文

为什么王国维认为“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青年时代即“有志于新学”。1898年在上海入东文学社,正式学习西学。曾先后任通州、苏州等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后又转而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