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类比逻辑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

2020年1月20日17:04:12逻辑学:类比逻辑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已关闭评论

案例证明

楚汉之争,以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而结束。之后,刘邦便建立起大汉王朝。

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争夺天下时,依靠的是武力与计谋,因此夺取天下用的都是谋臣将士。但得到天下之后,必然不能再按照这个套路治理天下,不然非乱套不可。刘邦建国后,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刘邦手下有位儒生,名叫陆贾。在刘邦打天下时就一直追随他直到大汉朝建立。他曾经多次向刘邦讲儒治,但刘邦听不进去,甚至很反感。因为在刘邦眼里,天下是从马上得来的,所以,他看不起儒生,甚至还在别人的儒服上撒过尿,面对儒生时就是一副无赖相。

刘邦灭掉西楚之后,大宴群臣,在酒宴上,众人都不尊礼法,大呼小叫。有的人喝醉了甚至破口大骂,掀桌摔椅,闹得整个大殿一片狼藉。完全一副市井之徒在酒馆喝完酒后撒泼耍无赖一样。这种场合下没有任何人将刘邦当作皇帝看待,都十分随意,这让刘邦心里十分不痛快。

此时,陆贾又找上了刘邦,并为他讲述儒治的好处,但刘邦依然不为所动,还是以前那副口气:“老子的天下都是从马上打下来的,用儒治干什么?”

陆贾又说:“皇上的天下的确是从马上争来的,但也要在马上治理国家吗?”

听到这句话,刘邦立即清醒过来。这时陆贾立即拿前面几个朝代进行对比,进行细致分析:“‘武王伐纣’依靠的是武力,但在灭商之后,采取的是文治,因此开创了八百年基业;而秦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也十分注重人才,但却不注重人的德行,并做出了‘焚书坑儒’的恶劣之事,秦朝一直都穷兵黩武,对内实行残酷压迫,最终二代而亡。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因为皇上在夺取天下后,应该采用文治,重视臣子的德行,这样才能保障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刘邦听取了陆贾的建议,注重德政,最终使得大汉可以延后数十代。

陆贾就是采用了类比推理,利用刚刚覆亡的秦做对比,让刘邦明白了文治的重要性。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