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类比逻辑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

2020年1月20日17:04:12逻辑学:类比逻辑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已关闭评论

求同和求异的注意事项

其实,求同法就是一种观察方法,可以通过此法研究类比推理的可靠性。我们在运用求同法时,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同场合中有没有出现其他情况

求同法往往是在情况复杂时使用的,这样就容易忽略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某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出现头痛症状,任何课程都是如此。起初医生认为是该生的头部出现了什么症状,但做完检查之后发现并没有问题。之后,经过多方面检查,最终发现这位学生上课头痛的原因是眼镜引起的。该生视力不好,因此配了一副眼镜,一般是上课戴、下课摘,但这副眼镜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因而导致该生上课时总是头痛。这就是通过求同法得出的正确结论。

(2)观察的场合越多,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

在使用求同法时,观察的场合数量少了,就很难看出各个不同场合下存在的差异情况,这样就容易受到干扰,而这些干扰项都是诸多场合的相似点,因此人们很容易就将其当作研究对象。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喜鹊是喜鸟,乌鸦是丧鸟”,因此人们都喜欢喜鹊而不喜欢乌鸦。但这种现象就是少数场合产生的巧合,将没有联系的情况当成了研究对象。

除了求同法之外,还有求异法,它也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求异法也被称为差异法,其基本内容是,在存在研究对象或不存在研究对象的不同场合中,其他情况一样,仅有一种情况不同,那么这种情况必然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例如,某村的农民从外地引进一种小麦新品种,说是产量比原来的小麦品种要高很多。但该村的村民对这种小麦能否真正实现高产持怀疑态度。于是,该村村民选出几家来进行试种,而其他人还种原来的小麦品种。试种的几家农民在田间的管理方式和其他人的没有任何区别。在麦收后,经过仔细核算,他们发现种新品小麦的要比种原来小麦的人家每亩地多出产小麦将近100千克。显然,栽种新品小麦是麦田增产的主要原因。

求异法大多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它对研究对象出现在何种场合的要求不严格,这样观察的场合就会更多,所以通过求异法得出的结论要比求同法可靠一些。但在应用求异法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对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这就必须要求只能出现一种不同情况,其余必须完全相同。如果其他情况隐藏着别的差异情况,那么这个隐蔽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研究对象的引发原因。

例如,一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后来突然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们还以为这位学生是因为“早恋”或其他情况耽误了学习,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但经过与学生多次谈话之后,他们了解到原来是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该生脑部受到损伤,从而致使该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因为害怕受到家长的责怪,该生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他们。所以,在运用求异法时必须注意这种隐蔽情况。

(2)弄清楚唯一出现的不同情况是引出研究对象的整体原因,还是局部原因。如果引出研究对象的是复合原因,那么其中有的原因可能会单独存在,但研究对象就不一定存在。

例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其中原因必然是复合的,包含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勤复习,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但这仅仅是造成该生学习成绩好的部分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智商、学习技巧等等。如果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只发现了复合原因中的部分原因,那么形成的认识就会比较片面。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